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告别手机过热烦恼!全方位散热方案助你轻松应对

(参考来源:中关村在线《手机发热原因及降温指南》、威锋网《夏季手机散热实战》、个人实测经验)

手机一用就烫手,尤其是夏天,简直像个“暖手宝”,玩游戏卡顿、拍照强制关闭、充电慢如蜗牛,这些都是过热惹的祸,别急,告别手机过热烦恼并不难,下面就从里到外、从用到养,给你一套全方位的散热方案,让你轻松应对。

第一部分:知己知彼,手机为啥会“发烧”?

要想解决问题,得先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手机发热,说白了就是内部产生的热量大于散发的热量,主要热源有几个:

告别手机过热烦恼!全方位散热方案助你轻松应对

  1. 处理器(CPU/GPU)高负荷运转:这是最大的“发热大户”,当你玩大型游戏、长时间录高清视频、或者同时打开太多App后台运行时,处理器就像在全力奔跑,自然会产生大量热量。(参考来源:中关村在线)
  2. 边充电边玩:充电时,电池本身就会发热,如果这时候你再让处理器高强度工作,那就是“火上浇油”,热量叠加,手机想不烫都难。
  3. 信号差的环境:在电梯里、地下室或者网络信号不好的地方,手机会拼命搜索和连接信号,这个过程中射频芯片会持续高功率工作,产生不少热量。
  4. 外界环境温度高:大夏天把手机放在阳光下直射,或者放在密闭的车里,外界高温会让手机散热困难,热量积攒更快。
  5. 手机壳和不当摆放:一些厚重或不透气的手机壳会影响热量散发,把手机放在被子、毯子这种柔软、不透气的表面上,也会堵住散热通道。

第二部分:日常使用中的“降温小妙招”,立竿见影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能在你感觉手机发烫时快速起效。

  1. 减少后台程序:养成随时清理后台App的习惯,多任务界面一键清除,减少处理器不必要的负担,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2. 暂时降低屏幕亮度:屏幕也是主要热源之一,在感觉发热时,适当调低亮度,或者开启自动亮度调节。
  3. 避免“一心二用”:尽量不要边充电边玩大型游戏或看视频,如果非要充电,可以取下手机壳,并将手机放在凉爽、坚硬的表面上(如桌面),有助于散热。
  4. 开启“省电模式”:大多数手机都有省电模式,这个模式会限制后台活动、降低处理器性能,从而有效减少发热,在不需要高性能的时候(如刷网页、看小说),开启它是个好习惯。
  5. 物理降温要谨慎:有人会把手机贴到空调出风口吹,或者放冰箱里。切记:绝对不要放冰箱! 剧烈的温度变化可能导致内部凝结水汽,造成短路,空调吹风是可以的,但不要对着吹太久,避免局部过冷。

第三部分:硬件加持,给手机装上“空调”

告别手机过热烦恼!全方位散热方案助你轻松应对

如果你是个游戏爱好者,或者经常需要长时间高强度使用手机,那么可以考虑一些物理散热装备。

  1. 散热背夹:这是目前最强效的手机散热方案,它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直接给手机背部(通常是处理器所在区域)进行物理降温,效果非常显著,能让你在夏天长时间高画质玩游戏也不掉帧。(参考来源:威锋网)选择时注意兼容性,别买来夹不住或者挡住按键。
  2. 选择散热好的手机壳:放弃那些厚重的硅胶或全包金属壳吧,可以选择镂空设计的、或者用导热材料(如碳纤维、芳纶)制成的轻薄保护壳,在提供基本保护的同时,不影响散热。
  3. 辅助散热风扇:一些小型的USB风扇,可以对着手机背面吹风,利用空气流动加速散热,虽然效果不如散热背夹,但胜在便宜通用。

第四部分:长期养护,让手机“冷静”成习惯

好的使用习惯能让手机长期保持“冷静”状态。

  1. 定期清理存储空间:手机存储空间快满的时候,系统运行效率会降低,处理器需要更“费力”地工作,定期清理不必要的文件、照片和App,保持足够的剩余空间。
  2. 保持系统更新:厂商的系统更新通常会优化电源管理和性能调度,有时能改善发热问题。
  3. 在合适的环境下使用和存放:尽量避免在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手机,不使用时,也别把它扔在热源附近。

手机过热是个综合性问题,没有一颗“神丹”能彻底解决,但通过以上这些从习惯到装备的组合拳,完全可以大大缓解你的烦恼,核心思路就是:减少热量产生 + 加速热量散发,希望这些方法能帮你和你的手机,一起度过一个“冷静”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