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视频盛宴即刻开启,沉浸精彩视听世界,感受非凡娱乐体验!

当影像成为我们的新氧气

我盯着手机屏幕,手指机械地上下滑动,又一个深夜,又一次无意识的视频消费,突然意识到,我们这代人已经进化出了新的生存方式——通过屏幕呼吸。

记得上个月朋友聚会,本该热闹的场面却出奇安静,六个人围坐一圈,各自盯着手机里的短视频傻笑,小美突然抬头说:"你们看这个!"然后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我们像被施了魔法般同时凑过去,仿佛那方寸之间的内容比眼前活生生的人更有吸引力,那一刻我有点恍惚,我们到底是在社交,还是在集体进行某种数字化的嗑药仪式?

前几天在地铁上,我目睹了一场荒诞剧,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突然对着手机里的吃播视频发出"嗯~"的享受声,周围人见怪不怪,连头都没抬,我突然想,要是二十年前有人在地铁上对着空气呻吟,大概早就被送进精神病院了,而现在?不过是又一个被算法驯化的普通用户罢了。

我表弟今年12岁,他的梦想是当"职业观众",不是看电视的那种,是专门给直播主刷礼物的"榜一大哥",他说这比当医生律师"来钱快",我试图跟他解释可持续职业发展,他却给我看了一个初中生靠打赏月入三万的新闻截图,我们之间仿佛隔着一道数字鸿沟,他在那头,我在这头,中间是无数闪烁的像素点。

但话说回来,谁能完全抗拒这种诱惑呢?上周加班到凌晨两点,我瘫在沙发上点开某平台的"沉浸式ASMR"视频,一个陌生人对着麦克风轻声细语,模拟剪头发的声音,荒谬的是,我居然真的感到放松,甚至产生了被关怀的错觉,我们花真金白银购买虚拟陪伴,这算不算是数字时代的新型孤独症?

视频平台最狡猾的设计,是那个"无限加载"机制,就像赌场不设时钟,他们取消了所有可能让你清醒的节点,每次当我决心退出时,总会有个"你可能也喜欢"突然抓住眼球,有次我计算过,从决定睡觉到真正放下手机,平均要经历7.3次"最后再看一个"的自欺欺人。

视频盛宴即刻开启,沉浸精彩视听世界,感受非凡娱乐体验!

不过最让我毛骨悚然的,是开始用视频内容丈量现实,上周看到晚霞,第一反应是"这个滤镜不错";吃到美食不是先品尝,而是找角度拍照,我们正在成为自己生活的旁观者,通过镜头体验本该直接感受的世界,有时候我想,也许某天我们会发明一种眼镜,直接给眼前的一切加上美颜和BGM。

但你知道吗?昨天我做了个实验,关掉所有设备,就坐在窗前发呆,最初的十分钟像戒毒,之后却渐渐听见了久违的鸟叫,注意到阳光在墙上的移动轨迹,这种原始的、未经剪辑的体验,竟然让我鼻子发酸,原来我们没失去感受能力,只是习惯了被投喂现成的刺激。

所以今晚,我打算给自己定个规矩:看视频可以,但得知道是谁在驯服谁,毕竟,当屏幕暗下来的那一刻,我们总得面对那个被算法遗忘的、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