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联想(Lenovo)国际化之路:一家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崛起与创新历程

联想(Lenovo)国际化之路:一家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崛起与创新历程

联想最初只是中科院的一个小小技术部门,1984年成立时主要卖汉卡,后来,它通过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在2005年一举成为全球PC巨头,这步棋走得很关键,当时也有人觉得联想“蛇吞象”,毕竟IBM的ThinkPad是经典品牌,但联想成功整合了业务,还保留了ThinkPad的品牌和设计团队。

全球化过程中,联想在多个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比如在日本和美国,它不光卖电脑,还逐渐拓展到服务器、智能手机等领域,虽然手机业务在全球面对苹果、三星的竞争,但在一些新兴市场表现还不错,有趣的是,联想的总部在北京,但它的CEO曾经是来自戴尔的高管,这种国际化管理团队帮助它更好地理解不同市场。

说到创新,联想在笔记本电脑上推出过可折叠屏幕的概念机型,虽然还没大规模普及,它也在尝试“设备+云”战略,想把硬件和在线服务结合起来,有时候产品更新速度太快,可能让一些老用户觉得跟不上节奏。 联想的国际化也带来了一些文化整合的挑战,比如中美团队在工作习惯上的差异,但通过保留本地品牌和团队,它减少了不少摩擦,联想在环保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比如使用再生材料,虽然这方面宣传不算多,总体来看,从中国走向世界,联想的路径体现了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典型模式:收购、整合、再创新。

联想(Lenovo)国际化之路:一家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崛起与创新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