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Via浏览器:畅享全球网络,轻松浏览无界限

被算法豢养的我们,需要一款"不听话"的浏览器

凌晨三点,我第27次刷到同一个网红在跳同一支舞,手机屏幕的冷光里,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像只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每次点击都在强化某个推荐算法,而我的互联网世界正变得越来越窄。

Via浏览器:畅享全球网络,轻松浏览无界限

这就是我下载Via浏览器的契机,这个不到1MB的小东西,图标朴素得像是上世纪的产物,第一次打开时,它甚至不会像其他浏览器那样殷勤地问我:"要设为默认浏览器吗?"这种笨拙的诚实反而让我心动。

记得有次在伊斯坦布尔转机,连机场WiFi时弹出一堆土耳其语新闻,其他浏览器忙着推送"您可能喜欢的本地服务",Via却安静地做好翻译工作,没有智能推荐,没有"猜你喜欢",就像个寡言但靠谱的旅伴,我突然发现,原来不加滤镜的网络世界如此鲜活——那些算法认为"与我无关"的异国菜谱、冷门论坛,反而让我找回了早年拨号上网时,偶然点进陌生网站的惊喜感。

最让我着迷的是它的广告拦截,不是那种需要复杂设置的拦截,而是像有个脾气古怪的门卫,直接把花花绿绿的推销员挡在门外,有次朋友看我手机惊呼:"你的网页怎么这么干净?"我才惊觉,原来我们早已习惯在信息洪流里狗刨式浏览,把忍受弹窗当作上网的必然代价。

Via的极简主义带着某种叛逆,在这个追求"智能"的时代,它固执地保持"愚蠢"——不会学习我的习惯,不会预测我的需求,这种克制反而创造了某种自由:当油管不再自动播放下一视频,当电商网站收起精心设计的推荐栏,我重新掌握了点击的主动权。

当然它并不完美,有时加载复杂网页会卡顿,像老式收音机需要耐心调频,但正是这些笨拙提醒我:技术本该服务人类,而非驯化人类,每次看到它简陋的界面,都像收到一张来自互联网原始时代的明信片——那时网页还只是网页,而我们上网,仅仅是为了"看世界",而非被某个算法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