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Adobe:从Photoshop到Creative Cloud的全面介绍
- 问答
- 2025-09-20 10:18:31
- 1
解密Adobe:从Photoshop到Creative Cloud的进化与挣扎
Adobe 这家公司,你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它,它既像是数字创意领域的“水电煤”,又像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订阅制吸血鬼”,从最早的 Photoshop 1.0 到如今的 Creative Cloud(CC),它的每一步都深刻影响了设计师、摄影师、视频剪辑师,甚至普通用户的工作流,但与此同时,它的商业模式、软件臃肿、价格策略也一直饱受争议。
Photoshop:一个“意外”的传奇
1987年,Thomas Knoll 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用来在 Mac 上显示灰度图像,他的兄弟 John Knoll(后来成为《星球大战》特效师)随口说了句:“这玩意儿能不能用来修图?”Photoshop 诞生了。
早期的 Photoshop 1.0 功能简陋,但它的“图层”概念彻底改变了图像编辑的逻辑,我记得第一次用 Photoshop 7.0 时,光是搞懂“蒙版”就花了一周,但一旦掌握,那种“我靠,原来可以这样!”的感觉至今难忘。
讽刺的是,Photoshop 的成功也让 Adobe 陷入某种路径依赖——后来的 Lightroom、Illustrator、Premiere 都或多或少带着 Photoshop 的影子,甚至有些功能冗余到让人抓狂,为什么我需要三个不同的调色工具?
Creative Suite(CS)时代:黄金期还是垄断的开始?
2003年,Adobe 推出 Creative Suite,把 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 等打包销售,那时候,买断制还是主流,一套 CS6 要上千美元,但至少你“拥有”它。
我大学时为了学设计,咬牙买了 CS5 学生版,结果发现每次大版本更新都要重新掏钱,更糟的是,Adobe 的软件越来越吃硬件,我的老 MacBook 跑 Photoshop CS6 时风扇狂转,仿佛在抗议:“求求你,换台电脑吧!”
Creative Cloud(CC)的订阅制:便利还是绑架?
2013年,Adobe 彻底转向订阅制,Creative Cloud 诞生,一开始大家骂声一片:“凭什么我不能再买断软件?”但慢慢地,人们发现:
- 优点:随时更新、云存储、多设备同步(虽然同步速度感人)。
- 缺点:一旦停订,你的文件可能打不开(PSD 用旧版 PS 打开?祝你好运)。
更让人不爽的是,Adobe 的定价策略,个人版 50 多刀/月,如果你要用齐全家桶,价格直接起飞,它的“取消订阅”流程藏得比宝藏还深,我有个朋友忘了取消试用期,结果被扣了一年费用,客服的回复堪比机器人复读机。
Adobe 的困境:创新还是内卷?
近几年,Adobe 疯狂收购(Figma、Substance 3D),但自家软件却越来越“胖”,Photoshop 2024 的 AI 生成填充很酷,可它的启动速度慢得像在加载 Windows 98。
更尴尬的是,竞争对手在崛起:
- Affinity Photo(买断制,轻量,但生态弱)
- DaVinci Resolve(免费版就能吊打 Premiere)
- Procreate(iPad 上碾压 Photoshop 的绘画体验)
Adobe 的优势在于生态整合,但如果你只是一个轻度用户,真的需要为用不到的功能买单吗?
我的纠结:恨它,但离不开它
我试过转投 Affinity,但合作方发来的全是 PSD,最后还是得开 Photoshop,我也试过用 DaVinci 剪视频,但 After Effects 的动态图形模板(MOGRT)还是得回 AE 调。
Adobe 就像数字创意界的“房东”——你知道它涨价不合理,但你的“数字资产”全押在这儿了,搬不走。
或许,这就是垄断的终极形态?
本文由水靖荷于2025-09-20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