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教您解读2018笔记本显卡天梯,轻松掌握显卡性能排行与选购技巧
- 问答
- 2025-10-24 12:10:37
- 3
哎,说到2018年的笔记本显卡,现在回头看看 真有点考古的感觉了,那会儿我还在用我那台老掉牙的笔记本,显卡是GTX 960M,玩个游戏都得把特效全关掉,风扇还呼呼叫得像要起飞似的,所以当时特别关注显卡天梯图,天天琢磨着换机,现在跟你聊聊这个,可能对收藏老机器或者淘二手的朋友有点用,咱们就随便扯扯,别太较真。
2018年那时候,显卡市场其实挺有意思的,NVIDIA的10系列显卡还在当打之年,但20系列已经冒头了,搞得人心里痒痒的,AMD那边呢,Vega架构也在挣扎着抢份额,你如果现在去翻当年的天梯图,会发现排名靠前的肯定是像GTX 1080、1070这种,但问题来了:笔记本上的显卡和台式机可不是一回事啊!同样的名字,性能可能打折扣,因为散热和功耗限制太要命了,我记得有朋友买了台标称GTX 1060的笔记本,结果玩大型游戏时频繁降频,气得他直骂街,所以看天梯图不能光看名字,得结合具体型号的散热设计——这点太关键了。

再说说那些中端卡,比如GTX 1050 Ti或者AMD的RX 560,这些卡在2018年算是性价比之选,适合学生党或者轻度游戏玩家,但有个细节我至今记得:有些厂商会出“Max-Q”版本的显卡,名字听着高大上,其实是降频版,为了做薄笔记本牺牲了性能,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术语时还以为是啥黑科技,结果一测帧数,心凉半截,所以啊,选购时如果看到“Max-Q”,得多留个心眼,别被宣传忽悠了。
低端部分就更乱了,集成显卡和入门独显混在一起,Intel的UHD显卡当时基本只能办公用,玩个《英雄联盟》都勉强;而NVIDIA的MX150倒是挺受欢迎,但分“满血版”和“残血版”,性能能差出20%,我帮表弟选笔记本时就中过招,买回来才发现是残血版,后悔得不行,这些细节,天梯图上往往不会标清楚,得靠查评测或者用户反馈。

至于选购技巧,我觉得2018年那会儿最实用的就是看实际游戏测试,而不是光看跑分,因为显卡驱动优化不同,有的卡跑分高但游戏表现拉胯,比如AMD的显卡在DX12游戏里有时反而比NVIDIA强,但兼容性又可能出问题,还有啊,别忘了显存——4GB显存在当时算是甜点,但如果你玩大型开放世界游戏,6GB会更稳妥,我有个哥们贪便宜买了4GB版,后来玩《刺客信条:奥德赛》时频繁爆显存,只能咬牙换机。
现在回想起来,2018年真是显卡青黄不接的时期,20系列刚出,价格贵得吓人,而10系列又面临清库存,很多人纠结是买旧款还是追新,其实如果预算有限,淘个二手GTX 1060本的体验可能比入门级20系列更好,这都得看具体需求——你要是主要用来剪视频,那显卡编码能力就比游戏帧数重要多了。
解读老显卡天梯图就像翻旧相册,得带着时代背景去看,那些参数和排名背后,都是当年玩家的真实血泪史,希望这点碎碎念能帮你避开些坑,毕竟电脑这玩意,买对了能爽好几年呢。
本文由水靖荷于2025-10-24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414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