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揭秘最佳性能主板排行:2021年主板天梯图,打造顶级电脑必备指南!

哎 说到2021年的主板啊…其实现在回头看有点尴尬 毕竟都过去几年了 但那时候的主板市场真的挺有意思的 我记得当时AMD和Intel打得火热 主板厂商也跟着卷疯了 什么16相供电 PCIe 4.0 还有那些夸张的散热装甲 现在想想 有些设计真的过度了 但当时就是觉得 哇 这玩意能让我电脑飞起来…

先说说AMD平台吧 2021年最火的肯定是B550和X570 其实很多人纠结到底选哪个 X570确实强 但那个小风扇我是真的烦 用久了积灰 夜深人静的时候还会突然转起来 吓一跳😅 反而B550更实用 该有的都有 价格还便宜三分之一 我记得当时帮朋友装机 用了一块微星的B550 TOMAHAWK 哎 这板子真的稳 带5900X超频都没问题 供电部分烫是烫了点 但从来没出过幺蛾子 反而某些高端X570 花里胡哨的功能一堆 实际用到的没几个

Intel那边呢 Z590是主力 但11代处理器真的…嗯…有点尴尬 性能提升有限 发热还大 我当时测试过一块华硕的ROG MAXIMUS XIII HERO 用料是真心豪华 那个VRM散热片厚得能防身 可问题是 配个11900K 随便一超频就直奔90度去了 感觉像在伺候个祖宗 反而是一些中端板子像技嘉Z590 AORUS ELITE 性价比更高 虽然供电缩了点 但搭配11600K这种U 反而更平衡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2021年很多主板开始玩灯玩过头了 有些板子RGB接口比USB口还多 开机像夜店一样 华硕那个“败家之眼”软件 我装了三次才成功 每次设置完灯效 重启就复位 气得我想砸键盘…后来发现关了Windows快速启动就好了 这种小毛病 真的让人又爱又恨

存储接口也是 那时候PCIe 4.0刚普及 有些主板M.2插槽位置极其反人类 比如微星X570 GODLIKE 最下面的M.2槽居然被显卡挡得严严实实 想换固态得先拆显卡 设计的人到底有没有自己装过机啊?相比之下 华擎的B550 SteelSeries就聪明多了 所有接口都避开冲突位 这种细节 真的能看出厂商用不用心

说到网络接口 2021年2.5G网卡基本成标配了 但我实测过 不同品牌的稳定性天差地别 英特尔方案的肯定最稳 有些用Realtek的 偶尔会断流 打游戏突然卡一下 特别搞心态 无线网卡也是 当时WiFi6刚起来 有些厂商居然还在用AX200这种入门卡 卖三四千的主板 省这点成本 实在说不过去

音频部分嘛…其实大多数人都用不到主板集成的豪华声卡 但2021年很多高端板子还在堆音频电容 什么日系尼吉康 威马电容 说实话 用集成的7.1声道 还不如买个三百块的外置声卡效果实在 这个钱 真不如加到供电或者散热上

想起个搞笑的事 当时评测某品牌Z590主板 BIOS里有个“性能模式”开关 开了之后跑分确实高一点 但机箱风扇直接起飞 像吸尘器成精了 后来发现是厂商预设的曲线太激进 这种为了跑分好看牺牲体验的做法 真的没必要

其实2021年最让我惊喜的反而是些小众板子 比如华擎的X570 Phantom Gaming-ITX/TB3 虽然是小板 但供电比很多ATX都强 还集成了雷电3接口 适合做迷你工作站 还有微星的B550M MORTAR 这板子简直成了装机圈梗王 价格便宜量又足 被戏称“迫击炮轰穿中端市场” 现在海鲜市场还有很多人在收

回头看2021年的主板 就像看手机取消耳机孔的过程 有些设计是进步 比如PCIe 4.0和更好的供电 有些则是过渡期的尴尬 比如X570的小风扇 还有为了差异化硬塞的鸡肋功能 现在2024年再看 很多当时纠结的问题都解决了 但那种装机时摸着主板 研究每个接口的兴奋感 反而淡了 可能 硬件进步的代价 就是失去这种折腾的乐趣吧😌

对了 差点忘记说 2021年其实还有Intel的B560芯片组 终于解锁了内存超频 这对入门玩家挺重要的 但不知道为什么 讨论度一直不高 可能大家都被AMD带偏了节奏 其实配个10400F+B560 性价比真的绝杀 可惜啊 市场宣传这东西 有时候比产品本身还重要

2021年的主板天梯图 如果现在非要排个序 我觉得不是看规格参数 而是看谁更懂用户实际需求 像技嘉的AORUS系列在供电散热上一直很稳 华硕的ROG在BIOS优化上独一档 微星的中端板子总是意外地靠谱 而华擎 总能在奇怪的地方给你惊喜 这种品牌个性 比冷冰冰的跑分更有意思 不是吗

揭秘最佳性能主板排行:2021年主板天梯图,打造顶级电脑必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