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用360手机杀毒技巧强化安全,远离病毒与隐私泄露风险

哎,说到手机安全这事儿,我真是有一肚子话想说,尤其是用360手机杀毒,感觉就像给手机请了个贴身保镖,但怎么用才能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装个样子…这里面门道还挺多的,我自己也是摸爬滚打,摔过几个跟头才慢慢琢磨出点味儿来。

先说个真事儿吧,就上个月,我表弟的手机莫名其妙开始弹各种广告,关都关不掉,相册里还多了些奇奇怪怪的照片,他慌得不行,跑来问我,我一查,好家伙,就是在某个小网站下了个所谓的“免费壁纸”APP,结果里面捆了木马,后来还是用360那个病毒查杀,开了个全盘扫描,才把那玩意儿揪出来删干净,所以你看,病毒这东西,真不是远在天边,它可能就藏在一个你觉着“没啥问题”的APP里。

装个360手机卫士,这算是第一步,但很多人装完就扔那儿不管了,觉得万事大吉…这其实最危险,我现在的习惯是,每周,或者感觉手机有点“卡顿”、不对劲的时候,就手动点开扫一遍,尤其是那个“全盘扫描”,虽然耗点时间,但查得彻底啊,有时候半夜睡觉前插上充电,让它自己慢慢扫,第二天早上看报告,心里就踏实很多,有点像…定期给手机做个体检,防患于未然嘛。

光靠杀毒软件被动防御肯定不够,关键还得自己别往坑里跳,我现在下APP,只认准那几个大的应用市场,像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或者360自己的软件库,那些浏览器里弹出来的“高速下载”、“破解版”链接,我是一概不点了,以前年轻不懂事,贪图便宜,下过什么“免费会员版”的视频软件,结果呢,会员功能没享受到,手机倒成了广告播放器,真是得不偿失,360不是有个“软件净化”还是啥功能来着,能检测APP的安全性,安装前它会提示风险,这个提醒千万别忽略,宁可信其有。

还有啊,隐私泄露这事儿,比中病毒更让人后背发凉,病毒可能只是让你的手机变卡,隐私泄露可是实打实的财产和名誉风险,360工具箱里有个“隐私保护”相关的功能,我特别喜欢用那个“照片隐私保护”和“Wi-Fi安全检测”,有时候在咖啡馆连公共Wi-Fi,心里总是不太踏实,就先让它检测一下网络环境是否安全,还有,现在好多APP都要读取你的通讯录、位置信息,有些根本没必要,我现在的原则是,能用“仅在使用时允许”就绝不用“始终允许”,定期还会去权限管理那里看看,有没有哪个APP在偷偷摸摸要了不该要的权限,有就立刻给它禁掉,这就像…就像给自己的信息上锁,钥匙得攥在自己手里。

说到这,我又想起个细节,有一次,我收到条伪基站发来的诈骗短信,模仿的是银行口吻,说我的账户有风险,要点链接验证,那链接做得跟真的一样,当时差点就点了,幸好360的骚扰拦截功能识别了出来,直接弹窗警告这是诈骗短信,那一刻真是…倒吸一口凉气,像诈骗拦截、骚扰识别这些功能,千万别关,它们是在第一道防线帮你挡子弹的。

当然啦,没有任何软件是万能的,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得有个安全意识,就像我老妈,老是担心手机会中毒,但又喜欢在各种群里点那些“领红包”、“砍一刀”的链接,说了好几次也不完全听,后来我干脆把她手机的360设置成了“自动定期扫描”,并且把安全防护等级调到最高,算是加了个双保险吧,有时候想想,科技工具再好,也架不住人为的疏忽。

吧,用360手机杀毒,不能把它当成个摆设,得把它那些功能真正用起来,养成定期扫描、谨慎下载、管理权限的好习惯,它是个强大的工具,但咱们自己才是手机安全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那道防线,慢慢摸索,形成自己的一套安全习惯,才能真的让病毒和隐私泄露的风险离我们远点儿,毕竟,手机里存着那么多照片、聊天记录、甚至支付信息,真要出点啥事,那麻烦可就大了去了。

用360手机杀毒技巧强化安全,远离病毒与隐私泄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