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快乐学习时光
- 问答
- 2025-10-23 13:02:47
- 2
哎 说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这事儿吧 有时候真觉得挺复杂的 不是简单挂几条横幅 开几次班会就能解决的 我总想起去年秋天 隔壁小学那个事儿 一个三年级的孩子 在楼梯拐角被高年级学生撞倒了 其实伤得不重 就是膝盖擦破了皮 但孩子哭得特别厉害 后来才知道 他不是因为疼 是因为害怕 怕被老师批评 怕同学笑话 这种“害怕”的情绪 其实比身体上的伤更让人揪心
我们总在说“安全” 但有时候是不是太注重那些看得见的硬件了?比如围墙要多高 监控要多少个 消防器材要多久检查一次 这些当然重要 可孩子们心里那个“安全阀” 我们装好了吗?那个摔倒的孩子后来变得特别沉默 下课也不爱出去玩了 就坐在教室里 老师问他怎么了 他说“怕再犯错” 你看 一个原本活泼的孩子 因为一次小小的意外 心里就筑起了一堵墙
推进安全文化 我觉得首先得拆掉这些心里的墙 怎么拆呢?光靠说教肯定不行 得用点“笨”办法 比如我们学校有个老教师 姓王 快退休了 他有个习惯 每天课间就在走廊里慢慢走 也不说什么 就是看着孩子们 有时候弯腰捡起地上的小纸片 有时候轻轻扶一下跑得太急的孩子的肩膀 久了 孩子们看到他 都会不自觉放慢脚步 那种无声的提醒 比“禁止奔跑”的牌子管用多了 这种氛围 是规章制度渗透不进去的 得靠人 靠时间 一点点磨出来
还有一次 五年级几个男生在操场边发现个马蜂窝 他们没自己去捅 也没吓得乱跑 而是派了个代表 气喘吁吁地跑来找我 “老师!有情况!” 那种语气 不是惊慌 更像是一种“我们发现了问题 并且信任你能解决”的郑重 我当时特别感动 这说明平时的安全教育 已经不只是“你们要听话” 而是变成了“我们是一起的” 这种归属感和责任感 才是安全文化最扎实的根基
也有让人头疼的时候 比如组织消防演练 总有孩子觉得是玩游戏 嘻嘻哈哈的 你跟他讲火灾多可怕 他可能觉得离自己很远 后来我们换了个法子 不再单纯模拟逃生 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当一次“安全巡查员” 用他们的眼睛去找校园里可能存在的隐患 一个孩子发现多媒体教室的插线板老化得厉害 另一个孩子说食堂后门的通道堆了杂物 这些被我们大人忽略的细节 都被他们找出来了 从那以后 他们再演练就认真多了 因为知道 安全不是抽象的概念 就是身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
说到底 校园安全文化 它不是一项要完成的任务 更像是一种缓慢的浸润 是每天清晨保安大叔检查门禁时那句“慢点走 不着急” 是食堂阿姨打饭时提醒“小心烫” 是老师批改作业时顺手把桌角尖锐的文具盒往里推一推 是孩子们之间那个“我帮你看着路”的眼神
我们总想给孩子们一个完美的 绝对安全的环境 但也许 真正的守护 是让他们在即使不那么完美的环境里 也能拥有识别风险 化解危机 并且始终感到被支持的能力和勇气 那个摔倒后变得沉默的孩子 后来怎么样了?王老师让他当了班级的“安全小卫士” 负责提醒大家注意课间安全 他变得比谁都认真 也重新开朗起来 你看 信任和参与 就是最好的疗愈 也是安全文化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这条路还很长 会有新的问题冒出来 但每当看到孩子们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奔跑 就觉得 所有这些琐碎的 不完美的努力 都值了。
本文由黎家于2025-10-23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3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