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2023年度移动处理器性能榜单:强弱分明一目了然
- 问答
- 2025-10-22 06:16:37
- 4
哎,说到2023年的手机处理器,这局面真是……有点意思,年初那会儿大家还在猜,苹果的A17 Pro能不能继续一骑绝尘,结果呢?高通这边骁龙8 Gen 3一出来,整个场面就热闹了,联发科的天玑9300更狠,直接搞了个“全大核”设计,听着就有点莽,但效果还真不赖。
先说说苹果吧,A17 Pro,台积电3nm工艺,听着挺唬人对不对?但说实话,今年这代……有点“挤牙膏”那味儿了,性能是强,单核跑分照样甩开安卓阵营一截,GPU也加了光追,可你实际用起来,尤其是打游戏,发热有点压不住,我身边几个换了15 Pro的朋友都吐槽,玩原神半小时后边框烫手,帧率还稳不住,苹果是不是太执着于工艺升级,反而在散热设计上偷懒了?这感觉就像……给你一辆顶级发动机,却配了个小散热器,跑起来是快,但容易开锅,而且价格摆在那儿,你懂的,性价比这三个字跟苹果基本不沾边。
再看高通骁龙8 Gen 3,今年算是稳扎稳打,CPU架构调整得不错,GPU更是强项,玩游戏确实爽,很多安卓旗舰都靠它撑场面,但你说它完美吗?也不尽然,功耗控制比上一代好,可如果厂商散热堆料不足,长时间高负载还是会怂一下,还有个问题,…嗯,终端价格被抬得太高了,现在没个五六千好像都买不到像样的8 Gen 3手机,这趋势真让人有点无奈。
联发科天玑9300倒是今年最大的变数,全大核设计,一开始很多人都觉得这功耗肯定爆炸,结果实测下来……居然还行?多核性能直接干翻了骁龙8 Gen 3,甚至在某些场景下逼近A17 Pro,蓝厂vivo X100系列调得尤其好,续航和温控表现让人意外,联发科的老问题还是影像适配,虽然ISP参数上来了,但和厂商的深度磨合、算法优化,比起高通那边总感觉慢半拍,这就像是个偏科生,突然在主要科目上考了高分,但一些副科还得慢慢补课。
至于谷歌Tensor G3,三星Exynos 2400这些……哎,怎么说呢,存在感有点弱,Tensor G3还是老样子,AI特性是亮点,但绝对性能跟第一梯队有差距,发热也明显,可能Pixel手机卖的就是个原生安卓情怀吧,三星Exynos 2400,纸面参数不错,但实际能见度太低,除了三星自家部分地区用,其他厂商基本不跟。
中端市场就更乱了,骁龙7+ Gen 3和天玑8300-Ultra打得有来有回,性能都快赶上去年的旗舰了,这对消费者是好事,两千多块的手机现在也能流畅玩大型游戏。…厂商们为了省钱,经常在这些机型上砍散热、用慢速闪存,导致实际体验打折扣,所以看芯片是一回事,整机优化又是另一回事。
回头想想,2023年的移动芯片战场,强弱是分明,但“强”的定义好像变了,不再是单纯拼峰值性能,而是看能效、看持续输出、看AI算力怎么落地,苹果优势还在,但没那么绝对了;高通压力大了;联发科这次真的站起来了,可说到底,芯片只是基础,手机好不好用,还得看厂商怎么调教、散热怎么堆料、系统怎么优化……这些细节才是拉开体验差距的关键。
明年会怎样?高通会不会被联发科逼出大招?苹果的散热会不会改?谁知道呢……但竞争越激烈,对我们用户总归是好事,对吧?
本文由邝冷亦于2025-10-22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3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