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电源键双击操作升级,Windows 11实现快速锁屏及用户切换

哎,你说现在这电脑用的,每天开开关关,锁屏解锁…都快成本能反应了,我以前锁屏就靠笨办法:要么摸鼠标去点开始菜单那个小头像,要么老老实实按Win+L,也不是说多麻烦,但那个动作吧,就得把手从键盘上挪开,思绪也跟着断一下,就…挺烦的。🤔

直到有天我听说,嘿,Windows 11 里头,能给电源键设置双击操作了?就是像手机那样,“咔哒”一下锁屏,“咔哒”再一下可能还能干点别的?这听起来就有点意思了,我立马就心动了,感觉像发现了个系统里藏着的秘密小开关。

说干就干,我就在设置里翻啊找啊,路径大概是“设置” -> “账户” -> “登录选项”,往下溜,还真有个“按电源按钮时”的选项,但这里只能设“单次”按电源键干啥,比如睡眠或关机,我当时就有点懵,嗯?说好的双击呢,藏哪儿去了… 差点以为被忽悠了,后来才搞明白,得先勾选下面的“动态锁”还是啥的关联选项?不对不对,记岔了,其实是需要先确保账户用了Windows Hello登录(像指纹或人脸),这个双击功能才会“激活”或者说才有意义?哎,我这记性,当时也是折腾了一小会儿。😅

反正最后,我是在“电源按钮和盖子设置”更底下的高级电源选项里,还是通过搜索“电源按钮设置”才找到的?这个寻找过程本身就有点… 像在探险,系统更新后,菜单位置变来变去是常事,我确实找到了那个“选择按下电源按钮时执行的操作”的列表,旁边竟然真的多出了一个“双击”的配置项!那一刻,感觉像在旧外套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被遗忘的钞票,有点小惊喜。

我毫不犹豫地把双击设成了“锁屏”,你猜怎么着?习惯之后,这感觉太顺了,正敲着字,突然要起身倒水或者去开个门,手指头无意识地往机箱电源键上“嗒、嗒”连按两下,屏幕瞬间就暗了,那种掌控感和流畅度,比去找Win+L键或者摸鼠标要自然太多了,它更像是一个肌肉记忆的动作,不打断你正在做的事情,特别是当你思路正流畅的时候,这种无缝切换简直是一种享受。💻

后来我又试了试把双击设成“切换用户”,我家电脑是我和家里人共用的,这个功能就更有用了,以前切换用户,得先点开始菜单,再点头像,再选“切换用户”,鼠标要划拉好几下,现在呢,直接“嗒嗒”两下电源键,立刻跳到用户选择界面,家里人过来用电脑,我再回去工作,整个过程快得像一阵风,它让“用户”这个概念变得更… 轻巧了?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瞬间入口,不用在同一个桌面环境下纠缠。

不过我也发现个小问题,就是这个双击的识别灵敏度… 有时候你按得稍微慢了一点点,系统可能就以为你是两次独立的单机操作,第一次执行了单机的“睡眠”,第二次又执行了… 结果可能就是睡下去又马上被叫醒,或者直接关机了?哈哈,有过一两次误操作,吓得我赶紧检查文档保存了没有,所以这个双击节奏还得练,得像弹钢琴一样有个合适的节拍。🎹

这个小小的功能升级,我觉得是Windows 11在细节上挺用心的一笔,它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但实实在在地优化了一个高频次的使用场景,它让我觉得,操作系统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具平台,它也开始琢磨怎么让人的操作更符合直觉,更省心,虽然寻找设置的过程有点小波折,虽然双击的灵敏度需要一点点适应,但这种探索和适应的过程本身,也带着点… 与人机交互互相磨合的乐趣吧。

现在我已经离不开这个设定了,它成了我电脑使用习惯里一个很自然的组成部分,有时候用别的电脑,还会下意识地去双击电源键,然后才反应过来“哦,这台没设置”,科技嘛,就是这样,一点点小的改进,一旦用惯了,就再也回不去了,感觉微软在这些细微的地方 还是挺有想法的。

电源键双击操作升级,Windows 11实现快速锁屏及用户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