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我手机品牌故事:从初创到全球市场的崛起历程
- 问答
- 2025-10-19 19:12:31
- 3
真我手机啊...现在想想,这牌子闯进大家视野好像还是昨天的事,但其实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我记得最早听到这名字是2018年吧,那时候手机市场已经挤得不行了,华米OV格局看着都挺稳的了,突然冒出个realme,很多人心里都嘀咕:这又是哪来的新玩家?能行吗?
其实realme的底子是OPPO的海外子品牌,最早在印度折腾起来的,这个起点就挺有意思的,没选国内这片红海先硬碰硬,而是跑出去从新兴市场开始练级,当时负责的李炳忠,内部都叫他Sky,以前是OPPO海外业务的负责人,他好像就是觉得,年轻人需要的是那种“敢越级”的产品——性能要够猛,设计不能土,但价格得实在,这种想法现在听来普通,但当时...嗯,其实也挺普通的,关键是能不能真做出来。
他们第一款独立产品realme 1在印度亚马逊上卖,我记得首销那天,好像几分钟就抢光了?具体数字记不清了,但那种“爆了”的感觉很真实,那时候他们团队估计也没想到能这么火,可能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这种开局带点运气,但也确实是因为产品戳中了点:联发科P60处理器,钻石切割的后盖,价格却压得很低,就是那种“哎?这手机看起来不像这个价位的”感觉。
然后他们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快得让人眼花缭乱,2019年就杀回国内了,realme X是第一炮,那个升降摄像头和屏下指纹,在千元机里真是扔了颗炸弹,我当时还去线下摸过真机,手感比想象中扎实,不像有些便宜机子轻飘飘的,他们好像特别会在你看得见的地方下功夫,比如颜色,比如设计线条,让东西看起来“值钱”。
但你说一路顺风吗?那肯定不是,竞争太惨烈了,我记得有段时间,他们机型发得特别密,X系列、Q系列、V系列...我都快搞不清了,可能内部也焦虑吧,怕掉队,只能拼命跑,这种机海战术有时候会让人迷糊,但好处是总有一款能撞到你的需求点上,他们好像特别懂年轻人想要什么,比如快充一定要快,打游戏不能卡,拍照还得有点花样,GT系列搞的那个“战神”设计语言,虽然有人说浮夸,但确实让手机有了点不一样的气质。
全球化这块...他们步子迈得是真大,东南亚、欧洲、俄罗斯,到处插旗,印象深的是他们好像很早就进了欧洲,跟一些本地电商合作,打法跟国内差不多,就是线上猛攻,这种扩张背后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麻烦,比如供应链怎么搞定,不同市场的口味怎么调,估计内部开会没少吵架,但realme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莽,但又莽得很有章法。
说到产品,Neo系列是我觉得他们玩得最溜的,在性能和价格之间那个平衡点掐得准,还有GT Neo那种把旗舰芯下放的操作,明显就是对着性价比死磕来的,这种打法很realme:不跟你讲太多虚的,参数和价格摆出来,你自己看值不值。
他们好像还特别爱联名,搞过《蜘蛛侠》,搞过“真我V15国潮锦鲤”,后盖那个颜色是真大胆,这种尝试不一定每次都成功,但能感觉到品牌想和年轻人玩到一起的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样子。
现在回头看,realme能爬起来,可能就是因为那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劲儿,没太多历史包袱,反应快,敢试错,你说它完美吗?肯定不,系统更新有时候慢半拍,某些机型品控也被人吐槽过,但...它确实在巨头夹缝里撕开了一条口子,让很多人用不高的预算用上了不错的手机。
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市场越来越卷,realme也得不断变,也许得在生态链上多下功夫,或者找准下一个技术突破点,但这家公司的故事,至少到现在,还是挺燃的,就像一个突然闯进赛道的年轻人,有点莽撞,但充满活力,..真的跑出了自己的路。 这大概就是 realme 吧。
本文由雪和泽于2025-10-19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3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