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专业修复硬盘坏道步骤详解,保障数据完整恢复更安心

哎呀,说到硬盘坏道这事儿,我可太有感触了,上次我那块珍藏了快十年的移动硬盘,里面全是旅行照片和大学时代的文档,突然就闹脾气了,电脑读起来咔咔响,那个声音听得人心惊肉跳的,像老牛拉破车似的,进度条半天不动弹,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懵了,这要是数据全没了,我可真得哭死,所以后来我花了挺多时间琢磨这事儿,也帮朋友处理过几次,算是有那么点不成熟的小经验吧,今天就跟大伙儿聊聊这个,可能有点啰嗦,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但都是实打实的体会。

首先啊,最重要的一点,千万别慌,硬盘一出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找软件修复,这个想法其实挺危险的,你得先搞清楚,坏道分两种: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逻辑坏道就好比是书本的目录乱了,书本身没破,重新整理下目录就能看,物理坏道呢,就是书页真的被撕了个口子或者有霉点了,你硬要去读,可能把口子越扯越大。

所以第一步,不是修,是“听”和“摸”,把硬盘取下来,找个安静地方,通电听听声音,如果是很均匀的读盘声,哪怕慢点,问题可能还不大,但如果听到“咔哒、咔哒”的异响,或者明显的摩擦、刮擦声,兄弟,赶紧断电!这八成是磁头或者盘片出物理损伤了,再通电运行,简直就是用砂纸在盘片上磨,数据可真就救不回来了,这时候也别用手去拍硬盘,觉得拍拍能好,那是老电视的毛病,硬盘精贵着呢,震动是大忌。

确认没有那种可怕的异响后,第二步,咱们得想办法把还健康的数据“抢运”出来,这就得请出神器了——数据恢复软件,比如老牌的 R-Studio、DMDE,或者一些轻量级的工具,这里有个关键操作:一定要做磁盘镜像!别直接对原盘进行修复操作,镜像就像是给整个硬盘拍个X光片,我们所有的操作都在这个“副本”上进行,原盘就当祖宗一样供起来,断电放好。

做镜像这个过程,极其考验耐心,我那次,一个2T的硬盘,做了差不多三十个小时,软件会尝试读取每一个扇区,遇到读不出来的坏道,它会反复尝试几次,如果实在不行,会先跳过,继续读后面的,这个过程里,你可能会看到软件日志里不停地报错,超时、读取错误……看着挺吓人的,但只要进度条还在缓慢往前挪,就别放弃,这时候你可以去干点别的,泡杯茶,看部电影,别老盯着它,不然心态容易崩。

镜像做完,心里就踏实一大半了,数据都在这个镜像文件里了,这时候你再怎么折腾这个镜像文件,原盘数据都是安全的,才是针对镜像文件进行“修复”扫描,用Windows自带的chkdsk命令,或者硬盘厂商提供的检测工具都行,它们会扫描整个镜像,标记出那些坏的扇区,然后把数据尽可能挪到好的扇区去,这个过程,主要是修复逻辑坏道,对于物理坏道,它其实是做个标记,告诉系统“这儿坏了,以后别往这儿存东西了”。

说到chkdsk,有个参数得小心点,就是那个 /f(修复)或者 /r(恢复可读信息),很多人一上来就用,但对有物理坏道的盘,这操作有点冒险,我个人的习惯是,先不加参数扫一遍,看看报告有多少坏道,如果数量不多,再尝试用 /r,它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卡住,或者导致分区表出问题,反而更麻烦,备份了镜像,咱才有试错的底气。

全部搞定之后,最好再用软件全面扫描检查一下这个修复好的镜像,确认数据都能正常访问,然后把重要文件赶紧拷贝到一块全新的、健康的硬盘上,那块原盘呢,如果坏道不多,修完后当个临时缓存盘或者存放不重要的文件也许还能凑合用,但我是再也不放心把重要东西放上面了,它就像个动过大手术的病人,得好好养着,不能指望它再扛重活了。

唉,说到底,修复坏道这事儿,七分靠技术,三分靠运气,还有九十分靠的是备份!我就是吃了没定期备份的亏,现在我是学乖了,重要数据至少存两份,一份在电脑,一份在NAS,特别珍贵的还会加密传到云端一份,硬盘这玩意儿,说坏就坏,完全没有预兆,数据无价,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话放在数据安全上,一点没错,希望我这点絮絮叨叨的经验,能帮到万一遇到同样糟心事的你吧。

专业修复硬盘坏道步骤详解,保障数据完整恢复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