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5870m显卡天梯图:性能对比与购买指南
- 问答
- 2025-10-19 10:56:53
- 3
哎,说到5870m这块卡…现在提起来感觉像在考古,但有时候翻翻老帖子,总能看到有人问,挺有意思的,这卡是AMD(那会儿还叫ATI呢)在2010年前后主打的移动端旗舰,对吧?现在看参数可能有点寒碜,但在当时可是能跟英伟达的GTX 480M掰手腕的狠角色,你让我正经按“天梯图”那种一条条比,我觉得没劲,咱就随便聊聊,想到哪说到哪。
首先这个“天梯图”的概念,现在搞得跟武功排名似的,非得分个高下,但说实话,显卡这东西,尤其这种老卡,光看纸面性能排名意义真不大,5870m,1GB GDDR5显存,800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好像能到700MHz左右?现在随便一个核显可能都……咳,不提现在,那时候用这卡的笔记本,都是些巨无霸,像戴尔的外星人M17x,或者一些厚重的移动工作站,你得明白,买这种本子的人,图的是那种“移动台式机”的体验,重量和续航基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我记得当时有个朋友攒钱买了一台配5870m的笔记本,兴奋得不行,跑《孤岛危机》开中高画质还能比较流畅,那在当时简直是奇迹,但问题也来了,发热量巨大,风扇声音跟直升机起飞一样,夏天玩游戏键盘上部区域都能煎鸡蛋,所以你看,天梯图上它可能排得挺高,但实际体验的另一面是噪音和发热,这玩意儿图表可不会告诉你。
再说对比,它的老对手自然是英伟达的GTX 400M系列,网上那些天梯图喜欢把5870m和GTX 480M放一起比,互有胜负,AMD这边优势可能是当时Eyefinity多屏输出挺唬人,还有功耗控制……嗯,相对好那么一丢丢?但英伟达的驱动稳定性、还有PhysX物理加速,那时候也是一大卖点,现在回头看,这种对比有点像争论当年的塞班系统和Windows Mobile谁更厉害,都有各自的拥趸,也都有明显的短板,时间久了,你会发现驱动支持是个大问题,AMD对老卡的驱动更新后来就慢慢停了,而英伟达……好像也差不多?用老卡就得有折腾的觉悟。
如果现在,我是说如果,还有人想买带5870m的二手笔记本,图个便宜玩老游戏,我得泼点冷水,这卡太老了,大概率是二手本子,里面的元器件,特别是电容,寿命是个大问号,说不定哪天就突然花屏或者点不亮了,它对新的操作系统、新的API支持很差,Win10/Win11下能不能找到稳定驱动都难说,更别提玩现在的游戏了,它最好的归宿可能就是装在原来的Win7系统里,玩玩《生化奇兵无限》、《上古卷轴5》那个时代的游戏,体验一下当年的顶级画质。
这种老卡的价值……现在可能更多是“情怀”吧,就像收藏老车,不是为了日常代步,而是偶尔启动一下,听听引擎声,回忆一下过去,你如果真的需要一个还能用的显卡,哪怕预算极低,可能买个近几年的入门级独显,体验都会更全面、更省心。
深度解析啥呀……我觉得与其盯着那个冷冰冰的天梯图排名,不如想想你真正需要什么,5870m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移动显卡开始真正追求桌面级性能的莽撞又热血的年代,它性能不弱,但被时代甩在了后面,带着一身“老战士”的毛病,如果你是个喜欢折腾的硬件爱好者,想体验一下历史,那可以试试,但要做好应对各种小问题的准备,如果只是想安安稳稳玩个游戏,那……还是看看更新的选择吧。
聊到这儿,我突然想起那个朋友后来还是因为散热问题给笔记本换了硅脂,清了好几次灰,也算是一段有趣的回忆了,硬件嘛,有时候承载的东西比性能本身更多一点。
本文由瞿欣合于2025-10-19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32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