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电脑处理器2021年度排行榜:为您精选性能强劲且稳定耐用的顶尖产品

哎,说到2021年的电脑处理器,现在回头看看还挺有意思的,那一年,感觉芯片市场真的杀疯了,AMD和Intel你一拳我一脚的,看得人眼花缭乱,不像现在,大家可能更关注AI和能效,那时候的焦点特别纯粹:就是拼谁的性能更强,谁更能“战未来”,我翻了不少评测,自己也折腾过几颗U,有些感受现在想起来还挺鲜活的。

先说AMD的锐龙9 5950X吧,这颗16核的怪物,当时真的有种“终结者”降临的感觉,我记得刚拿到手装进X570主板的时候,心里还有点打鼓,怕散热压不住,结果一跑分,那种多线程性能像洪水开闸一样涌出来,处理视频或者渲染模型的时候,后台还能开一堆网页和聊天软件,系统居然一点都不卡,那种流畅感,现在想想都觉得很爽,它不像是那种瞬间爆发的猛,而是一种绵绵不绝、非常扎实的力量感,不过说实话,对绝大多数只是打游戏、办公的人来说,它的性能其实是严重溢出的,有点像买了个超级跑车,但天天在市区里开40码,但那种“我拥有顶级性能”的心理满足感,是别的U给不了的。💪

不能不提Intel那边的反击之作,酷睿i9-11900K,这颗U当时争议特别大,因为它又回到了8核,很多人骂Intel挤牙膏,但它的单核性能,尤其是游戏表现,真的猛,我印象很深的是,在玩一些像《赛博朋克2077》那种特别吃CPU单核性能的开放世界游戏时,11900K的帧数会稍微稳那么一点点,虽然差距微乎其微,但那种极致的流畅感,对硬核玩家来说可能就是一切,它的缺点嘛……嗯,就像个脾气火爆的壮汉,功耗和发热量也相当“壮观”,你得配个非常好的散热器才能让它安静下来,不然它真敢给你“起飞”,有时候会觉得,它代表了Intel那种不甘示弱、哪怕用更猛的功耗也要把性能堆出来的倔强。

中高端市场里,AMD的锐龙7 5800X是个很特别的存在,8核16线程,卡在一个甜点位上,它没有5950X那么夸张,但性能对于绝大多数游戏和创作需求都绰绰有余,我总觉得这颗U的性格很“独”,就是那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浪费一点力气的精准,不过它刚上市时价格有点高,…不知道为什么,AMD没给它配原装散热器,这让很多新手有点措手不及,得额外掏一笔钱,这点小细节,现在想起来觉得AMD当时是不是有点太自信了。

Intel的i5-11600K,我觉得是2021年给游戏玩家的一份大礼,它的价格亲民很多,但游戏性能却紧紧咬住更贵的型号,如果你预算有限,又不想在游戏体验上打太多折扣,选它准没错,它就像个踏实可靠的工兵,不搞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是勤勤恳恳地把游戏帧数跑上去,不过嘛,用B560主板才能解锁内存超频功能这个设定,又有点Intel式的“刀法”在里面,让你总觉得差那么一点意思,得再加点预算。

说到入门级,AMD的锐龙5 5600X简直是颗神U,6核12线程,功耗低、发热小,随便一个百元级风冷就能压得服服帖帖,它完美诠释了“够用且好用”是什么概念,是很多人的装机首选,而Intel的i5-11400,则是用更低的价格提供了类似的体验,虽然功耗稍高一点,但性价比真的没话说,这两颗U放在一起,经常让人纠结到头疼。

现在回想2021年,那真是个有趣的年份,AMD在工艺和架构上领先,显得游刃有余;Intel则是在奋力追赶,用一些更“硬核”的方式证明自己宝刀未老,选择哪一款,真的不完全看跑分,更像是一种性格和需求的匹配,你是要极致的多任务处理能力,还是要最稳定的游戏帧数?是追求前沿技术的快感,还是看重长久使用的稳定和性价比?

看排行榜只是一个参考,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你自己到底要用电脑来做什么,最适合你的那颗U,不一定是跑分最高的,而是那个能默默无闻、稳稳当当陪你度过无数个日夜的伙伴,毕竟,电脑是拿来用的,不是天天跑分看的,对吧?😄 那种找到“就是它了”的契合感,比冷冰冰的排名数字要温暖得多。

电脑处理器2021年度排行榜:为您精选性能强劲且稳定耐用的顶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