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NVMe固态硬盘性能天梯图:最新排名与选购指南
- 问答
- 2025-10-18 22:24:46
- 2
哎 说到2021年的NVMe固态硬盘啊,真是有点怀念那个群雄逐鹿的时期,那时候PCIe 4.0刚普及没多久,各家都在拼命堆参数,但实际用起来…嗯,还真不是跑分高就一定爽,我记得当时为了装一台剪辑视频的主机,翻遍了国内外论坛,发现很多人盲目追求顺序读写速度,其实4K随机性能才是影响日常体验的关键,这点经常被忽略。
先说说三星吧,980 Pro那时候算是标杆级产品了,但说实话…它真的值那个溢价吗?我有个做3D渲染的朋友买了之后吐槽说,和隔壁西数SN850比,导出大型文件时体感差距微乎其微,反而SN850的缓存策略更聪明,长时间写入不容易掉速,不过三星的魔术师软件确实省心,自动固件更新功能对小白太友好了,这点得承认。😏
铠侠(原东芝)的RD20系列倒是给了我惊喜,虽然发热量像个小暖手宝…但它的颗粒寿命标得特别实在,我那块用来挂PT下载的盘,两年写了200TB还健壮如牛,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笔记本用的话最好加散热片,不然高温限速能急死人…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国产方面,致钛的PC005算是黑马,长江存储的Xtacking架构有点东西,缓外速度能咬住国际大厂,但当时它的固件调教还略显青涩,有一次我连续传输大文件时突然卡住…吓得赶紧备份数据,不过听说2022年后的固件更新解决了这问题,国货进步速度确实快。💪
还有个冷门但很有意思的盘——英睿达P5 Plus,美光颗粒自产自销,价格经常跳水,我蹲到过699的1TB版本,性价比炸裂,不过它的功耗策略比较激进,适合台式机,放轻薄本里可能影响续航,对了,这盘出厂时散热贴的塑料膜特别难撕,我差点把颗粒撬下来…这种反人类设计希望后来改进了。
其实2021年还有个现象:很多中端盘开始用QLC颗粒了,像三星的980(非Pro)就因此被喷得很惨,但客观说,对于只是打游戏、装系统的用户,只要缓存够大,QLC也不是不能考虑…当然如果你经常处理大文件,还是老老实实选TLC吧,那种写入一半速度暴跌的体验太糟心了。
说到选购玄学…我发现主板插槽位置会影响性能,有次测试时,把同一块SN750插在直连CPU的槽和芯片组槽里,游戏加载速度居然差出0.5秒,所以如果你主板有多个M.2接口,一定要看说明书确认哪个是直连的…这个细节很多人会忽略。
啊 还有固件问题,2021年初群联E16主控的盘集体翻车,后来通过固件更新才解决兼容性,所以买老型号时,最好去官网查查有没有新固件…我帮人装机就遇到过认不出盘的情况,更新后立马正常,这些隐藏坑点比参数更重要其实。
最后扯点感性的话:现在回头看2021年的固态市场,像是技术爆发前的蓄力期,PCIe 4.0成熟了,但5.0还没落地,各家都在细节上较劲,如果你现在淘二手盘,那年的旗舰依然能打,不过要注意写入量…有些矿盘价格诱人但寿命可能堪忧。
吧,选固态就像找对象,参数只是门槛,真正过日子还得看脾气是否合得来(比如兼容性、温控),别人吹上天的盘,可能并不适合你的使用场景…多看看真实用户的长测,比对着天梯图YY实在多了。😄
(突然想到)对了,海力士的P31 Gold当时在国内不好买,但能海淘的话真是宝藏,能效比绝了,适合笔记本用户…可惜知道的人太少,这种小众惊喜也算是DIY的乐趣吧。
本文由符海莹于2025-10-18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3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