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全面了解QQ空间权限设置查看方式,合法提升隐私保护能力

哎,说到QQ空间这个老伙计,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装满了从非主流时期到现在的各种黑历史和回忆,恨的是……有时候你想看看某个老同学的近况,结果迎面就是一条冷冰冰的横线,或者更糟,你自己发的东西,过了几年回头一看,吓一跳:这玩意儿当初怎么设成了公开?简直想穿越回去掐死自己。

所以啊,今天咱就唠唠怎么把QQ空间这个“家”的门窗给捯饬明白,不是那种一二三的说明书,就是随便聊聊,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我自己就吃过亏,有一次发了个加班到凌晨的吐槽,本来只想给几个死党看,结果手滑选错了,成了“全宇宙可见”,第二天领导还跑来“关心”我工作是不是太饱和了,我那个尴尬啊,脚趾头能抠出三室一厅,从那以后,我才真正开始研究这玩意儿。

你得找到那个“控制中心”,在手机上点开动态,再进自己的空间,右上角那个三条杠或者你的头像,戳进去,里面有个“设置”,再进去有个“隐私”,对,就是这儿,一切的起点,这里面的选项,名字都挺直白的,但魔鬼藏在细节里。

比如这个“谁能看我的空间”,点进去,选项可真多:公开、QQ好友、私密、还有自定义,这个“自定义”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你可以设置“指定好友可见”,或者更狠的,“不给谁看”,我有个列表叫“萍水相逢”,里面全是些只有一面之缘、或者压根想不起来是谁的人,我的大部分动态,都直接勾上“不让萍水相逢组看”,这样一来,发东西时心里就踏实多了,不用每次都在那纠结。

全面了解QQ空间权限设置查看方式,合法提升隐私保护能力

还有那个“允许陌生人访问”,我建议你直接关掉,这世界多复杂啊,没必要向未知的ID展示你的生活碎片,对吧?又不是开博物馆。

再说说“权限设置”里的其他玩意儿。“谁能看我的访客”,这个我设成了“仅自己”,倒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就是觉得,谁来过我的空间,这是我的小秘密,不想变成公开情报。“谁能给我送礼物”之类的,我也设成了好友,不然什么乱七八糟的推销号都能来插一脚,烦死了。

但光设置这些静态的还不够,动态的防护更重要,发说说的那一刻”,你写完一段文字,配好图,准备点击“发表”之前,下面那一行小字才是命门所在,那个小小的地球图标,或者两个人头图标,点一下,又会弹出权限菜单,我养成了个习惯,发任何东西之前,哪怕是一张云彩的照片,都会下意识地检查一下这个选项,是给所有好友看,还是只给“死党”组?有时候甚至会选择“仅自己可见”,就当是个电子日记本了,这个动作,就像出门前检查一下门有没有锁好,成了肌肉记忆。

全面了解QQ空间权限设置查看方式,合法提升隐私保护能力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落,是“封存动态”,这个功能太有用了!在隐私设置里能找到,你可以选择把某个日期之前的所有动态都封存起来,相当于给过去的自己上一个锁,我设的是封存三年前的所有内容,这样一来,新加的好友就只能看到我近三年相对成熟(但愿吧)的样子,而不会轻易挖到我十五年前穿着紧身裤、留着爆炸头、写着“涐扪湜糖,憇菿悲伤”的“黑历史博物馆”,这简直是社交自救神器。

说到这,我想起个事儿,有一次我心血来潮,想看看在陌生人眼里我的空间是啥样,我就用了那个“访问我的空间”功能,输入一个不存在的QQ号……结果看到的页面那叫一个干净,除了头像和昵称,几乎啥也没有,那一刻我才真切感受到,这些设置是真正在起作用的,不是摆设。

当然啦,权限设得太死也不好,全设成私密,那不就等于把空间锁进保险箱,失去了分享的意义嘛,所以这个度,得自己拿捏,核心原则就是:不同的内容,给不同的人看,对家人,可以多分享生活日常;对同事,可能更多是工作相关或者一些不痛不痒的趣事;对真正的知己,才能敞开心扉吐槽,这其实也是一种社交智慧,线上和线下是相通的。

呢,折腾QQ空间权限,不是为了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为了更安心、更舒适地去分享,它就像给你的回忆小屋装上一扇智能门,不是要拒所有人于千里之外,而是让你能决定,谁可以进来,以及他们能看到屋里的哪些角落,弄明白了这些,你发每一条状态时,心里才会更有底,才能真正享受分享的乐趣,而不是提心吊胆,行了,啰嗦这么多,希望能给你提个醒儿,有空也去检查一下你自己的空间权限吧,说不定有惊喜,或者……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