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主板短路不用愁,小鱼传授实用检修技巧与步骤解析

哎 主板短路这事儿 真是修电脑的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了,每次客户抱着一台开不了机的机器过来 说“小鱼 你给看看 突然就点不亮了” 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尤其是那种还带着焦糊味的 八成就是短路了,你先别慌 今天我就像平时聊天一样 跟你唠唠我这些年摸爬滚打总结出的一些土办法和思路 可能没那么系统 但都是实战出来的。

首先啊 第一步绝对不是急着上电!千万记住,我年轻那会儿就犯过这错误 客户一说不行了 我啪一下就把电源插上 按开关 结果“啪”一声轻响 伴随一小缕青烟 得 本来可能只是个小问题 硬是让我给搞成烧穿PCB了 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现在 我都是先来个“望闻问切”。

“望”就是看 仔仔细细地看,把主板从机箱里请出来 放在一个绝缘的台面上 最好是那种防静电的垫子 没有的话 找个木头桌子也行,找个亮堂的地方 或者用个高亮的手电筒 斜着打光,看什么?就看有没有明显的异常,电容是不是鼓包了 像个小馒头似的 或者更严重的 顶部都裂开 漏出褐色的渣渣,再看看PCB板子上 有没有焦黑的点 或者线路有没有明显的划伤、断裂,特别是CPU插座周围、内存插槽附近、还有24Pin和CPU供电接口背面 这些电流大的地方 是重灾区,你甚至能看到一些细小的金属碎屑 或者是一根不小心掉进去的螺丝柱 那就是罪魁祸首,我印象特别深 有一次修一块主板 怎么看都看不出毛病 最后用镊子在一个PCI-E插槽的缝隙里 夹出来一小段被剪下来的电阻引脚……肯定是之前哪个哥们装机太毛躁了。

“闻”呢 就是凑近了闻闻味道,不是让你贴上去闻啊 安全距离,如果之前短路过 通常会有一种特殊的“电子元件烧糊”的味道 这个味道很独特 一旦闻过就忘不了,有点像烧焦的塑料混着一股说不出的酸味,如果能闻到这个味道 那短路点通常就在附近 大大缩小了排查范围。

主板短路不用愁,小鱼传授实用检修技巧与步骤解析

望闻”都没发现明显问题 好 接下来就要上工具了 我们的老朋友——万用表,把它调到蜂鸣档 就是那个画着声音符号的档位,这个档位一短路 它就会“嘀——”一直叫 特别灵敏,这时候 我们需要找一个可靠的接地点,主板上的USB接口、网口这些金属外壳 通常都是接地的 可以作为我们的公共地。

就是最考验耐心和经验的环节了:测对地阻值,我们把黑表笔接地 红表笔去点那些关键的供电点,内存插槽的金手指上的供电引脚 CPU供电接口的12V引脚 主板24Pin接口上的3.3V 5V 12V引脚,正常情况下 这些点对地应该有一个几百甚至几千欧姆的阻值 而不是零或者接近零,如果一碰上去 万用表就疯狂地“嘀——”叫个不停 阻值显示为零点几欧姆 那恭喜你 找到短路的大致范围了。

主板短路不用愁,小鱼传授实用检修技巧与步骤解析

这时候 别高兴太早 这才是开始,你测出CPU的核心供电(通常是一些小电感)对地短路了,那嫌疑犯可就多了 CPU本身、给CPU供电的MOS管、滤波电容 都有可能,怎么进一步缩小范围?我的笨办法是 熏松香!或者用热成像仪 但那玩意儿太贵 咱一般用松香,给疑似短路的一片区域 稍微用热风枪轻轻加热一下 让松香烟附着上去,找个可调电源 把电压调到1V左右 电流限得很小 比如1A 接到短路的线上,一通电 短路的地方会因为电流大而迅速发热 那地方的松香就会首先融化、变色 变得亮晶晶的 目标就锁定了!这招百试百灵 就是有点考验手法 温度和时间要掌握好 不然把好的元件吹坏了就麻烦了。

还有啊 有时候短路不是一直存在的 是时好时坏 这种最磨人,可能是板子有轻微变形 或者在特定温度下才短路,这种就得靠……怎么说呢 靠感觉了,用手轻轻弯折一下板子 在不同的角度下测阻值 或者用冷喷剂局部降温 看看阻值会不会变化。

说实话 修短路主板 很多时候就像当侦探 需要逻辑 更需要那么一点点运气和直觉,我修好过很多板子 但也有不少束手无策的 特别是那种多层板内部短路 或者核心芯片挂了的 基本就宣告死刑了,每次修好一块特别难的板子 那种成就感 真是没法形容 能高兴一整天。

最后啰嗦一句 如果这些对你来说太复杂了 或者你没有工具 那最稳妥的办法还是送修 找专业的,毕竟 安全第一 而且瞎搞可能会让问题更严重,希望我这些零零碎碎的经验 能给你一点启发吧 至少下次遇到类似情况 心里能有个底 知道从哪儿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