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全面解析2016年笔记本CPU性能排行:掌握选购高性价比笔电的关键指南

哎呀 说到2016年的笔记本CPU…现在回想起来 那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节点,英特尔还在挤着它的“牙膏” AMD呢…那时候还没完全翻身 但已经有点蠢蠢欲动了的感觉,现在看这些老U 可能觉得有点过时 但对想淘个二手或者预算特别紧的朋友来说 搞清楚那时候的性能排行 还真能帮你省下不少钱 避开不少坑。

先说说当时的市场格局吧,基本上 主流价位段还是英特尔酷睿系列的天下 从入门级的赛扬、奔腾 到i3、i5、i7,AMD那边主要是A系列和FX系列 在移动端…嗯…存在感确实弱一些 价格是便宜 但功耗和发热有时候挺让人头疼的,所以咱们今天聊的重点 可能还是会更多放在英特尔这边 毕竟那时候买笔记本 十有八九碰到的都是它。

我记得那时候英特尔的第六代酷睿 Skylake架构 算是绝对的主力了,相比前一代Haswell 它把制程提升到了14nm 核显性能也强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它支持DDR4内存了!虽然早期很多笔记本为了成本还是用DDR3L,如果你在2016年买主流价位以上的本子 大概率就是碰到像i5-6200U、i7-6500U这种带U的低压处理器,它们的特色就是省电 续航长 但性能嘛…就那样 适合办公和日常应用 打大型游戏就别想了。

全面解析2016年笔记本CPU性能排行:掌握选购高性价比笔电的关键指南

对于追求性能的用户 比如要玩点游戏或者做点剪辑的 就得找后缀带H或者HQ的标压处理器了,像i5-6300HQ i7-6700HQ 这才是真正的性能担当 四核四线程或四核八线程 功耗也上去了 通常配的都是独显,这类本子比较厚重 但用起来确实爽快很多,我当年就特别口水一款搭载i7-6700HQ的游戏本 可惜预算不够 最后只能买个i5的版本 现在想想还有点小遗憾呢😂。

再说说AMD,2016年它家的移动版CPU…处境有点尴尬,比如A10-8700P这种 用的是当时所谓的“挖掘机”架构 功耗控制一般 单核性能跟英特尔同期的U比有差距,它的优势在于核显性能相对不错 比英特尔同期的HD Graphics要强 适合那些不想买独显 但又想偶尔玩点轻量级游戏的用户,整体市场声量太小了 很多品牌都不怎么推。

全面解析2016年笔记本CPU性能排行:掌握选购高性价比笔电的关键指南

怎么选才算有性价比呢?我觉得关键看需求 真的。

  • 如果你就是上个网 看个视频 处理文档:那像i3-6100U 甚至奔腾4405U这种就完全够用了,没必要多花钱上i5 省下来的钱加到固态硬盘上 体验提升会明显得多!那时候很多低端本还配机械硬盘 开机慢死 现在淘二手的 一定要看有没有固态 这是底线。
  • 如果你是学生 或者需要兼顾一些轻度创作和网游:那i5-6200U或者i5-6300HQ会是甜点选择,HQ性能更强 但续航和重量是代价,得权衡一下,我记得我那个i5-6300HQ的本子 陪了我整个大学后期 写论文 跑代码 偶尔打打DOTA2 都扛下来了 挺皮实的。
  • 如果你对性能有较高要求 比如玩大型单机游戏 或者做视频渲染:那直接瞄准i7-6700HQ及以上吧,别看是2016年的U 四核八线程的底子在那 就算放到现在 只要不是追求极致特效 很多应用场景依然能打,买这种老款游戏本 一定要好好检查散热!这么多年过去了 硅脂可能都干透了 清灰换硅脂是基本操作 不然分分钟过热降频 体验极差。😅

哦对了 还有一个坑要注意 就是英特尔在那段时间还搞了个叫“Core m”系列的 后来改名酷睿M 像m3-6Y30这种,超低功耗 无风扇设计 用在一些极致轻薄的二合一设备上,性能非常羸弱 只能应付最最基础的任务 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 别被超薄的机身迷惑了。

回顾2016年的笔记本CPU 就像翻看一本老相册,有些型号成了经典 比如i7-6700HQ 至今在二手市场还有一席之地 有些则慢慢被遗忘,选购的关键 就是别被“i7”这样的名头唬住 一定要看清具体型号后缀 结合自己的真实需求,一颗合适的i5 远比一颗孱弱的i7来得实在,希望这点碎碎念 能帮到正在故纸堆里淘金的你吧 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