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提升电脑视力:科学护眼策略助您轻松应对长时间屏幕工作

哎,说到长时间盯着电脑这事儿,我真是……太有感触了,你看我现在,眼镜度数又涨了,有时候下午三四点,眼睛就开始发酸、发胀,看东西都带点重影,恨不得把屏幕给扔了,但活儿还得干啊,对吧?所以这些年,我也算是摸索出一些不那么“教科书”,但对我自己挺管用的法子,不是什么金科玉律,就是一些零碎的、带着个人体验的“土方子”和科学道理混在一起的东西,跟你唠唠。

首先啊,那个老生常谈的“20-20-20”法则,你知道吧?就是每工作20分钟,看20英尺(大概6米)外的远处,持续20秒,这个道理谁都懂,但说实话,谁能真的掐着表做到?我反正不行,一忙起来根本顾不上,后来我干脆给自己降了标准,变得特别“投机取巧”,我不强求20分钟,而是把它变成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打完一个长长的电话,或者写完一小段代码后,下意识地、几乎是强迫自己扭个头,看看窗外,不一定非得20秒,可能就是发几秒钟的呆,让眼睛的焦距彻底松下来,关键是这个“切换”的动作,让那些一直紧张着对准近处画面的眼部肌肉,有个瞬间的“泄劲”,我发现,这样零敲碎打地放松,累积起来的效果,比逼着自己严格执行时间表反而更好坚持,也更有效,有时候看的也不是什么绿色植物,就是对面楼房的窗户,或者天上飘过的云,重点不是看什么,是“看远”这个动作本身。

然后是关于屏幕,什么亮度啊、色温啊,那些设置我折腾过好多回,一开始跟着攻略调成那种暖黄暖黄的“护眼模式”,结果没一会儿就觉得颜色怪怪的,反而更费神,后来我琢磨明白了,适合自己的环境光,白天光线亮,屏幕太暗了反而得像眯着眼看,更累;晚上灯关了,屏幕还亮得跟个小太阳似的,那简直是对眼睛的“酷刑”,我现在养成的习惯是,每天早上到办公室,先根据当天是晴天还是阴天,微调一下屏幕亮度,让它和周围环境光差不多,不刺眼也不费劲,晚上呢,一定会开一盏桌面的台灯,让房间里有除了屏幕以外的光源,这样瞳孔不用在明暗之间剧烈切换,会舒服很多,这个细节,真的,差别巨大。

还有眨眼!这个是我最想说的,一个特别容易被忽略,但又超级重要的点,人正常一分钟要眨十几次眼,但一专注盯着屏幕,这个频率会骤降到只有几次,眼睛表面的泪液蒸发得快,就容易干涩,我有个很笨但有用的办法,就是在屏幕边上贴一张小小的、颜色鲜艳的便利贴,上面就写俩字:“眨眼”,每次视线无意中扫到,就提醒自己,刻意地、完整地眨几下眼睛,这个动作能帮助泪液均匀分布在眼球上,相当于给眼睛做一次短暂的“保湿SPA”,有时候感觉眼睛特别干,我会滴一点人工泪液,但不是那种能去红血丝的,那种有收缩血管的成分,用多了不好,就是最单纯的、模拟天然泪液的哪种。

再说说休息,午休的时候,我坚决不碰手机了,以前会躺着刷短视频,结果眼睛根本没休息,现在就是闭目养神,或者下楼溜达一圈,哪怕只有十分钟,让眼睛彻底离开所有发光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会用一个蒸汽眼罩,热敷一下,那种温温热热的感觉,能感觉到眼周的肌肉在慢慢放松下来,特别解乏。

可能有点玄学,但我觉得心态很重要,当你觉得眼睛累的时候,往往也是精神高度紧张、身体很僵直的时候,我会试着做几个深呼吸,肩膀耸起来再猛地放下,同时告诉自己“慢一点,没关系”,好像这种精神上的放松,也能传递到眼睛上,眼睛的疲劳,从来都不只是眼睛本身的问题,它和你的姿势、你的呼吸、甚至你的焦虑程度都绑在一起。

说到底,保护视力没什么一劳永逸的奇迹,就是把这些小小的、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一点点织进每天的工作节奏里,可能今天记得,明天忘了,但没关系,意识到了,就去做一下,就像给眼睛时不时按一下暂停键,让它喘口气,毕竟,我们还得靠它看这个世界的万千风景呢,对吧?可不敢让它太早“退休”了。

提升电脑视力:科学护眼策略助您轻松应对长时间屏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