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最新发布:2021年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天梯图及综合评测排名

哎 说到2021年的笔记本CPU天梯图 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记得那时候各家芯片厂商杀得眼红,AMD的锐龙5000系列刚翻身没多久,Intel的11代酷睿就急着扳回一城……结果你猜怎么着?两边都留了后手,像打扑克似的 慢慢亮牌,现在回头看这些数据,反而比当时更清晰——有些当初被吹上天的型号,现在看可能也就那么回事。

先说说AMD这边吧,锐龙7 5800H绝对是2021年的明星产品,ZEN3架构确实狠,8核16线程 多核性能直接甩开对手一截,但奇怪的是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细节:它的单核boost频率其实不太稳定,如果散热跟不上,续航会掉得特别快,我见过一台用这处理器的本子,插电时跑分惊艳,一拔电源 性能直接打七折……所以天梯图上那些冷冰冰的排名,真用起来还得看厂商怎么调教,还有那个锐龙9 5900HX,名义上是旗舰,可实际游戏表现和5800H拉不开差距,价格却贵一截 感觉更像是给发烧友的心理满足。

Intel那边呢 11代酷睿i7-11800H倒是打了个翻身仗,之前10代被AMD压着打,这一代终于用上10nm SuperFin工艺(虽然发布时间一拖再拖),它的单核性能突然反超,特别是玩网游的时候,帧数波动比AMD平台小得多,不过代价是功耗……哎 那些标榜轻薄的全能本用这U,风扇转得像要起飞似的,我记得评测时用测温枪打键盘区,WASD键位都能到41度 夏天打游戏简直折磨,所以你看天梯图 它排名虽然高,但底下小字注释里总有一行“高负载下功耗较高”……

最新发布:2021年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天梯图及综合评测排名

其实最让我纠结的是i5-1135G7这种低压U,你说它弱吧,日常办公确实流畅,但厂商总爱把它塞进散热缩水的轻薄本里,结果多开几个网页就卡顿,有次在咖啡店看见有人用这机器剪视频,预览窗口一拖动 整个界面都定格了……当事人猛敲回车键的样子我都替他着急,所以看天梯图千万别光盯顶端,中低端型号的“实际体验落差”才是关键。

哦对 还有苹果M1 Pro/Max乱入战场这事儿,虽然天梯图通常不跨平台对比,但它的存在确实搅局了——同样的视频渲染任务,X86芯片拼死拼活跑满功耗,M1系列居然能一边吹凉风一边提前完工,当时很多人嘲讽ARM架构是噱头,可现在2024年回头看……嗯 你懂的。

最新发布:2021年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天梯图及综合评测排名

说起来 整理这些数据时我还发现个趣事:有些国内评测机构的天梯图,会把同一款U因功耗释放不同拆成好几个排名,比如同样是RTX3060配i7,有的本子CPU能稳65W,有的只能45W,性能差出10%都不止,所以真要说“权威排名”,可能得自己拿个表格 把散热、续航、价格全加权算分……但谁有这闲工夫啊?

最后吐槽下2021年的市场乱象:很多本子为了抢首发,bios调校根本没优化好就上市,我遇到过一台机子 首发评测时CPU能跑7500分,三个月后固件更新反而降到7200……厂商说是“为了降低表面温度”,所以啊 天梯图就像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信不了十足,真要买笔记本,还是得扒开散热铜管数热管 看看实际用户骂街的重点……

(翻着当时存的评测数据叹气)现在想想 2021年真是笔记本CPU的混战元年,后来12代酷睿大小核、锐龙6000的RDNA2核显 都是在这基础上迭代的,不过当时那些参数战 现在看反而有种老照片的朦胧感——就像你明明记得某款U特别强,一查当年笔记 发现它连PCIe4.0都不支持……时代变得真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