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苹果A15 GPU天梯图2022更新!全面解析移动端显卡性能层级】

哎 说到这个A15 GPU啊…去年刚出的时候真是把我惊到了 记得当时拿着iPhone 13 Pro在店里测原神,帧数曲线稳得跟心电图似的📈 但你说现在都2022年尾了,这芯片在移动端到底算什么水平?我今天就瞎琢磨着把各家芯片的GPU扒拉出来比划比划…

先吐槽下安卓阵营这边 发哥的天玑9000和骁龙8 Gen1,纸面参数看着吓人 实际用起来…嗯…特别是夏天 你懂的,温度一上来就开始降频掉帧🌡️ 有时候玩着玩着突然卡顿,真让人想摔手机,不过听说下半年台积电版的8+ Gen1好多了,但A15都发布一年多了啊 这追赶速度真是…

其实A15最狠的是能效比 你看它峰值性能可能跟安卓旗舰拉不开太大差距,但人家持久啊!就像马拉松选手和百米冲刺的区别,我测试过连续玩半小时光明山脉,iPhone手机后背只是温温的,而某安卓旗舰已经能煎鸡蛋了…🍳 这种稳定感对游戏党太重要了,谁想总盯着电量百分比和发热提示玩游戏呢?

说到具体游戏表现…崩坏:星穹铁道这种吃配置的,A15能全程稳住60帧 虽然偶尔加载新场景会小卡一下,但整体流畅度把很多安卓中端机甩开两条街,不过要说缺点…苹果这散热设计真是祖传的,要是能像游戏手机那样堆点散热材料,A15的GPU潜力还能再榨出来20%吧?

再看看安卓这边的GPU架构…高通的Adreno确实猛,但总感觉调度策略太激进,像打了兴奋剂的短跑运动员,联发科今年进步很大,但驱动优化还是软肋,有些游戏贴图错误到现在都没修复,反而苹果从A11开始用的自研GPU,跟iOS系统深度绑定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开发者不用适配乱七八糟的硬件组合,优化精力更集中。

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点…很多人说A15是“挤牙膏”,但你看它四核GPU版本和五核版本的差距…其实苹果在细分市场上玩得很精明,标准版iPhone 13的GPU阉割了一个核心,但通过系统调度让日常使用几乎感觉不到区别…这刀法,老黄看了都直呼内行💡

再说说未来趋势…现在移动端光追都开始冒头了,A15的架构其实已经为这些新技术留了余地,不过苹果向来不追求参数领先,他们更看重实际体验的完整性,就像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看似安卓早有了,但iOS那种丝滑的动画配合…唉 这软硬结合的能力确实是护城河。

对了 还有散热这个坑…我试过给iPhone装散热背夹,原神帧数能多稳15%!所以A15的性能释放其实受散热制约很大,反观一些游戏手机用着次旗舰芯片,靠着暴力散热还能反杀…这告诉我们什么?硬件参数只是基础,实际体验真是门玄学。

最后瞎聊两句…其实现在中端芯片像天玑8100、骁龙778G的GPU日常也够用了,A15更像是种“性能过剩”的保障,但当你需要拍4K杜比视界视频、或者用AR应用的时候…那种行云流水的流畅感,才会让人感叹这GPU确实有东西,不过话说回来,普通用户真的需要这么强性能吗?可能…苹果只是在为未来的AR眼镜提前布局吧👓

(挠头)说了这么多 好像有点跑题了?总之移动GPU这战场越来越有意思了,希望明年A16别再挤牙膏…不过按照苹果的性子,估计又是“性能提升20% 能效优化30%”这种套路吧…🤔

【苹果A15 GPU天梯图2022更新!全面解析移动端显卡性能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