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全面解读Iris Plus核显天梯排名:性能对比与实用选购建议

首先你得明白,Iris Plus 它不是一块固定的显卡,更像是一个“级别”,一个名号,主要就出现在第十代 Ice Lake 和后来一些第十一代 Tiger Lake 的笔记本处理器上,i7-1065G7、i5-1035G4 这些,名字里带G7、G4的,基本就是它了,英特尔搞这个命名,初衷大概是觉得以前的 UHD Graphics 太弱鸡了,得有个更响亮的名字来区分一下,告诉用户:“嘿,我这个集成显卡,可是有点东西的。”

那它的性能到底在哪个梯级上?这就是天梯排名有意思的地方了,你如果去搜那种规整的天梯图,它会给你画个位置,但我觉得那玩意儿太冰冷了,咱用大白话讲:你基本可以把它想象成,卡在那种最入门的、老掉牙的独立显卡(比如远古时期的MX150之类的)和AMD当时强大的Vega核显之间 的一个位置。

具体点说,它的性能非常、非常依赖内存,因为它自己没有独立显存,全靠蹭电脑的内存用,如果你买的笔记本是“单通道”内存,那对不起,Iris Plus 的实力直接打对折,可能比普通的UHD显卡强不了太多,玩个《英雄联盟》在中低画质下还算流畅,但你想碰什么《绝地求生》或者更吃配置的3A大作,那就……基本是幻灯片体验了,但如果你运气好,或者有意识地去挑选了“双通道”内存(就是两根内存条组队干活)的笔记本,哎,那感觉就完全不同了,性能能有接近翻倍的提升,处理一些轻度的视频剪辑、玩玩《CS:GO》、《Dota 2》这类网游,在中低画质下居然能获得比较可玩的帧数,这种对内存配置的敏感度,是选购时最容易被忽略,也最要命的一点。

我记得之前帮一个朋友选轻薄本,他非要找个能偶尔玩两把游戏的,看了半天,锁定了一款搭载i5-1035G4的,价格挺美好,我多嘴问了一句客服是单通道还是双通道,客服支支吾吾说“8GB内存”,我一听这大概率就是单条8G了,赶紧劝他换了个同型号但明确是双通道16G的版本,后来他跟我说,幸亏问了,玩起来感觉确实不一样,你看,就这么个细节,天梯图上可不会告诉你。

再跟AMD的Vega核显比一比,那时候,AMD在核显领域确实是老大,像Ryzen 7 3700U上的Vega 10,在很多游戏表现上其实是压Iris Plus 一头的,驱动优化也好像更成熟点,Iris Plus 的优势呢,可能更多体现在一些非游戏场景,比如视频编解码,英特尔的技术积累确实厉害,用Pr剪辑个Vlog,那个Quick Sync加速还是挺给力的,所以你看,这个排名不是线性的,得看你的“实用”场景是啥。

说到选购建议,我就特别想吐槽,现在很多轻薄本宣传页,大大咧咧写着“强劲Iris Plus显卡”,但对内存配置讳莫如深,这简直就是耍流氓,所以我的建议非常直接:

第一,内存通道是灵魂! 宁可配置低一点,也尽量选双通道内存的型号,8GBx2 的16G内存,远比单条16G对Iris Plus更重要。

第二,认清现实,摆正心态。 它是个强大的核显,但别真把它当游戏显卡,它的价值在于,让你在一台极致轻薄、续航又长的笔记本里,获得“偶尔能干点闲杂活、玩点小游戏”的额外能力,是一种“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第三,时代变了,大人。 现在已经是英特尔锐炬Xe显卡的时代了,性能又比Iris Plus 上了一个大台阶,所以除非你是在淘二手,或者遇到清仓甩卖价格特别香的旧款,否则其实没必要死盯着Iris Plus不放,了解一下它,更多的是理解英特尔在核显上的进化历程,知道有这么个承上启下的产品存在过。

吧,Iris Plus 就像是个有点才华但有点脾气的家伙,你得懂它,顺着它的毛捋(给它配双通道内存),它才能给你好好干活,盲目地看个天梯图排名就冲了,很可能买回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大概就是我对它最真实,也带点个人情绪的看法了。

全面解读Iris Plus核显天梯排名:性能对比与实用选购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