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单反摄影的魅力与技巧:探索光影艺术与创意表达的无限可能

单反这东西吧,有时候真像个老朋友,又熟悉又陌生,你明明知道每个按钮在哪儿,可每次透过取景器看出去,世界就变得不一样了,那种感觉,不是手机拍照能给的,手机太聪明了,聪明到把所有事都帮你做了,而你,就剩下按一下屏幕,可单反不是,它倔,它有自己的脾气,光线不够的时候,它会沉默,对焦慢半拍,甚至干脆给你一张黑乎乎的废片,但正是这种“不合作”,反而让你来劲了,非得跟它较劲,非得征服它不可。

我记得有次黄昏,在个老巷子口,想拍那种光影切割的画面,夕阳斜着打过来,把一面破墙照得金光闪闪,旁边却是一片深不见底的阴影,我用手机试了试,拍出来平平无奇,亮的地方和暗的地方被它自动调和了,那种强烈的戏剧感全没了,当时就有点烦躁,觉得这场景白瞎了,不甘心,又端起单反,手动调了半天参数,光圈、快门、ISO……来回拧,像在拧一把生锈的锁,旁边路过的人可能觉得我这人挺怪,对着一堵破墙较什么真呢,但就在某一刻,取景器里的画面突然“对了”,阴影沉了下去,细节却没死黑,高光部分像熔化的金子,溢出来一点点,按下快门的那声“咔嚓”,清脆得让人心里一颤,那一刻的快乐,特别纯粹,是一种你亲手创造了一个小世界的满足感,这大概就是单反最大的魅力,它把控制权,连同犯错的权力,一起还给了你。

单反摄影的魅力与技巧:探索光影艺术与创意表达的无限可能

说到技巧,我觉得别太把那些规则当圣经,什么三分法、黄金分割,知道就行,但别被框住,摄影书里会说,正午顶光不能拍人,丑,可我偏喜欢在夏天最晒的时候,拍那些被强光“砸”出来的影子,人的轮廓被拉得变形,有种抽象画的感觉,特别真实,也特别有力量,模糊和失焦也不是坏事,有一次拍雨景,对焦没对准,玻璃上的雨滴化开成一片斑斓的光斑,反而比清晰的雨丝更有情绪,像哭花了的妆,这种意外,是单反给你的小礼物,你得学会接受它,甚至爱上它。

单反摄影的魅力与技巧:探索光影艺术与创意表达的无限可能

还有镜头,真是个无底洞,你买了标头,就想试试长焦;有了长焦,又惦记广角的冲击力,每个镜头都像一双不同的眼睛,用广角贴近拍一朵花,花瓣会扭曲着向你扑来,充满侵略性;用长焦远远地拍一个孤独的人,空间被压缩,故事感自己就出来了,这种切换视角的能力,让你看世界的方式也变得多元起来。

其实玩到后来,技术层面的东西反而淡了,更在意的是那个“瞬间”,你带着这台笨重的机器,其实是在训练自己“看见”的能力,你会开始留意平时忽略的光线,一道斜射进厨房的晨光,路灯下被拉得老长的影子,甚至电脑屏幕映在眼镜片上的反光……你变得对光特别敏感,像个追光的人,这种观察,会让你觉得日常生活也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单反摄影的魅力,或许不在于拍出多“完美”的照片,而是这个过程本身,它逼着你慢下来,去思考,去感受,去和眼前的世界认真对话,它给你的,不只是一张张图片,更是一段段专注的、只属于你自己的时间,那些参数、技巧,都是工具,最终的目的,是用光影去说出你心里那些,或许用语言也说不清的东西,这探索,确实没啥尽头,但有意思的,不也正是这路上的风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