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探索摄影世界:相机天梯图带你解锁设备与技巧的终极境界

说真的,每次看到网上那些“一步到位”的相机推荐,我就有点……怎么说呢,就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摄影这事儿,哪有什么天梯啊,更像是在一片雾气蒙蒙的森林里摸索,你手里那张地图,可能刚画到一半就被雨水打湿了,模糊不清,但偏偏,我们总想找张图,哪怕只是个草图,也好过完全抓瞎,所以今天聊的这个“相机天梯图”,你就别指望它是个工整的、从低到高排列的冰冷清单了,它更像是我自己瞎琢磨出来的一些路标,一些岔路口,甚至是一些……嗯,死胡同,咱们就随便聊聊,走到哪儿算哪儿。

最开始,我用的是一台我爸留下的老胶片机,海鸥DF-1,那玩意儿沉得要命,对焦全凭感觉,测光?全靠猜,拍完一卷,得等上好几天冲洗出来,才能知道是不是全废了,但那种等待,那种不确定性,反而让你对每一次快门都特别敬畏,现在回想起来,那可能才是摄影最原始的快感——不是得到一张完美的照片,而是参与一个充满未知的过程,那时候的技巧?就是别手抖,…祈祷光线够用,这个起点,现在看简直低到尘埃里,但它教会我的东西,比后来任何一台高级相机都多,它告诉我,设备是工具,但眼睛和心,才是那个按快门的人。

探索摄影世界:相机天梯图带你解锁设备与技巧的终极境界

后来嘛,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掉进了升级设备的坑里,从入门单反到全画幅,镜头从一个狗头,慢慢攒到几个定焦,这个阶段,所谓的“天梯图”就开始显现了,但它不是笔直向上的,而是像个迷宫,你会纠结是佳能的色彩科学更油润,还是尼康的锐度更戳人;会为了一档光圈,纠结大三元那沉甸甸的重量和价格,这个阶段特别容易迷失,你会花大量时间研究评测数据,对比样张,感觉拥有了更好的设备,就能拍出更好的照片,但很多时候,新相机到手,兴奋劲儿一过,拍出来的东西……好像也就那样,这时候你会有点沮丧,会怀疑是不是自己不行,而不是设备不行,这种情绪挺真实的,对吧?我们都经历过。

探索摄影世界:相机天梯图带你解锁设备与技巧的终极境界

再往上走,我觉着就不是设备的天梯了,而是心态和视角的转变,你可能反而会往回走,用回一些简单的设备,甚至用回手机,因为你发现,最厉害的“技巧”,根本不是那些复杂的参数设置或者炫酷的后期手法,而是……等待,等一束恰到好处的光,等一个行人走入你构图的那个点,等你自己内心那个“就是现在”的感觉,技巧变成了本能,设备变成了延伸出去的感官,你不再纠结于百分百的锐利,反而会去追求一些“不完美”的质感,比如胶片的颗粒,比如手机快拍时那种轻微的模糊和随性,这时候再看所谓的顶级设备,就像看一个手艺特别好的工匠的工具箱,工具固然精美,但真正让你惊叹的,是那双使用工具的手和那个充满想法的脑袋。

我最近常干一件事,就是把我那台老海鸥和最新的微单放在一起,它们之间隔了几十年的技术鸿沟,但拿在手里,那种想留下眼前画面的冲动,是一模一样的,所谓的“终极境界”是什么?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可能压根就不存在,它也许就是接受这种不完美,接受摸索的过程本身,接受有时候会拍砸,接受设备永远会有更好的,但那个最好的瞬间,可能恰恰是用你手头这台机器,在你能力范围内,诚实地捕捉到的。

所以啊,这张“天梯图”……画到最后,可能就只剩下一条弯弯曲曲的、指向你自己内心的线了,设备嘛,够用就好,或者说,能激发你拍摄冲动的,就是好设备,技巧嘛,慢慢练,但别让它捆住你的手脚,最重要的,是别忘了最开始拿起相机时,那种单纯的好奇和快乐,那东西,才是真正无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