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如何挑选硬盘盒主控芯片?最新性能天梯图解析与购买建议

哎,说到挑硬盘盒的主控芯片,这事儿可真够让人头疼的,你随便打开购物网站,一堆牌子、一堆型号,参数看得人眼花缭乱,什么USB 3.2 Gen几、支持TRIM、UASP… 商家宣传得天花乱坠,但到底哪个才靠谱?我自个儿也折腾过好几回,有的用着用着就发烫,拷贝大文件时速度掉得厉害,甚至还有直接掉盘认不出来的,真是血压都上来了,所以今天就想随便聊聊,怎么从主控这个最核心的部件入手,挑个不闹心的硬盘盒。

首先得明白,主控芯片就像是硬盘盒的大脑,它决定了硬盘(尤其是SSD)能跑多快、稳不稳定、兼容性如何,你别看外壳都长得差不多,铝的塑料的,但里面那颗小小的芯片,才是真正的灵魂,别光看盒子颜值,得学会“透视”进去。

那怎么看主控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厂商敢不敢标出来,有些大厂或者比较实在的牌子,会直接写明用的是JMS580、ASM2362或者RTL9210B这类型号,如果产品页面上啥也不说,只强调速度多快,那你可得留个心眼,说不定用的就是些便宜、性能不稳定的方案,用一阵子就可能出问题。

说到具体的芯片,这几年市面上常见的,基本就是那几家:祥硕(ASMedia)、智微(JMicro)、瑞昱(Realtek),还有以前比较火的威盛(VIA)之类的,但现在不太常见了,它们各有各的脾气。

比如祥硕的ASM2362/2364,算是现在的明星产品了,性能很强,特别是对NVMe SSD的支持很好,速度能跑满10Gbps甚至20Gbps(如果你接口跟得上),但它的“小毛病”是,有时候会比较挑线,或者对供电要求高一点,你用那种质量差的USB线,可能就会不稳定,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换了根好线立马就稳了。

如何挑选硬盘盒主控芯片?最新性能天梯图解析与购买建议

智微的JMS580也算是一代经典了,非常成熟,兼容性广,不管是SATA SSD还是HDD,一般都搞得定,比较“万金油”,但它的峰值性能可能不如祥硕那么激进,属于稳扎稳打型,如果你是用来接老硬盘或者对极限速度要求不高,它是个很安心的选择。

再就是瑞昱的RTL9210B,这个芯片挺有意思,它支持双协议,也就是说,一个盒子既能插NVMe盘也能插SATA盘(当然物理接口得对得上),这对有些用户来说就很方便,而且它有个优点是功耗控制得不错,发热相对小点,但早期固件好像有点问题,需要更新到最新版才好用,这又涉及到另一个话题了——主控的固件更新能力,一个好的硬盘盒,最好厂商能提供固件更新工具,修复一些潜在的bug,这点很容易被忽略,但却很重要。

你让我给个“性能天梯图”,说实话,这玩意儿很难做一个绝对精准的排名,因为速度不仅看芯片,还看你用的硬盘本身、电脑的USB接口、甚至数据线质量,我只能大概说个感觉上的梯队:第一梯队是那些支持USB 3.2 Gen2x2(20Gbps)的芯片,比如ASM2364,但前提是你电脑有对应的接口,不然就是浪费;然后是主流高性能的,像ASM2362、RTL9210B(更新固件后),能很好地发挥10Gbps接口的性能;再往下就是JMS580这类非常成熟稳定的,速度对于SATA SSD的极限也够用了;最下面可能就是一些不知名或者比较老旧的方案了,速度不稳,发热大,尽量避开。

如何挑选硬盘盒主控芯片?最新性能天梯图解析与购买建议

除了性能,还有些细节值得琢磨,比如发热,这是SSD硬盘盒的通病,主控芯片和硬盘本身都会发热,如果盒子散热设计不好,比如用的是塑料壳还没有散热垫,高温下速度就会暴跌,甚至影响寿命,所以金属外壳、带散热硅胶垫的,通常会好很多,我有个硬盘盒,夏天用的时候烫得不敢摸,后来自己贴了块小散热片才勉强压住,真是折腾。

还有兼容性,不只是和电脑,还有和手机、平板,有些主控对手机OTG的支持比较好,有些可能就认不出来,如果你有这方面需求,买之前最好看看商品评价里有没有人测试过。

到底怎么选?我觉得可以这样想:如果你用的是高性能NVMe SSD,电脑接口也是USB 3.2 Gen2或更高,那就选祥硕或者更新固件后的瑞昱方案,配个散热好的金属盒子,如果只是接SATA SSD或者2.5寸机械硬盘,智微的方案就非常稳妥省心了,千万别有“我就要最贵最快”的想法,合适才是最好的,不然多花的钱买来的性能你也用不上,还可能带来发热之类的烦恼。

最后啰嗦一句,别看硬盘盒个小,它可是守护你宝贵数据的第一道关卡,一个不稳定的主控,说不定哪天就把你重要文件给“坑”了,多花几十块钱,选个口碑好、主控明确、散热扎实的盒子,这投资绝对值得,唉,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自己踩坑踩出来的经验,希望能帮你少走点弯路吧,挑的时候耐心点,看看评测,特别是那些拆解看主控的,心里就大概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