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AMD集显性能天梯图:全方位对比与选购指南解析

哎 说到AMD的集显啊 真是有种“扮猪吃老虎”的感觉,我去年帮表弟装那台三千块预算的主机,本来想着肯定得咬牙上独显了,结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了锐龙5 5600G,嘿 居然能在1080p中画质流畅跑《原神》——当时我俩对着屏幕愣了半天,这性能放五年前简直不敢想。

AMD集显性能天梯图:全方位对比与选购指南解析

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冷冰冰的参数表,像唠嗑一样聊聊AMD集显的实战表现,先说个反常识的发现:AMD的集显天梯其实分两条隐藏路线,一条是常规的锐龙APU系列,比如5600G这种;另一条是很多人会忽略的——轻薄本上的锐龙7000/8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它们的Radeon 780M核显性能居然能反超不少老款入门独显。

记得上个月在朋友公司摸鱼测试联想小新Pro上的7840HS,用自带核显玩《博德之门3》居然能开到中高画质,风扇声是有点吵,但帧数愣是稳在45帧以上,这让我突然意识到 现在核显的“够用”标准已经变成“能流畅玩3A大作”了,而不是过去那种“能亮机就行”。

AMD集显性能天梯图:全方位对比与选购指南解析

买APU最坑的其实是内存选择,我有次图便宜给5600G配了单条8G内存,游戏帧数直接比双通道16G少了三分之一!后来才琢磨明白:集显是借用内存当显存的,单通道就像让显卡瘸着腿跑步,所以如果你真要买带集显的CPU,切记 双通道内存比CPU型号本身还重要。

还有个小细节可能没人提:AMD的驱动面板里有个“Radeon Boost”功能,玩FPS游戏时特别灵,原理是在快速转身时动态降低分辨率保帧数,实际体验中根本察觉不到画质变化,但帧数能暴涨20%以上,这种软硬件结合的小聪明,倒是很符合AMD那种“性价比狂魔”的调性。

集显的软肋还是高清游戏,试过用5700G跑《赛博朋克2077》,虽然能进游戏,但光追一开直接变幻灯片,这时候就得祭出AMD的独门武器——混合交火功能了,我同事那台机器用5600G配个RX 6600,居然能实现核显独显同时干活,剪辑视频时预览流畅度比单用独显还强,这招特别适合需要多线程处理的生产力场景。

最后说个暴论:现在买GT1030这种入门独显真不如选个强集显APU,除非你非要玩VR或者2K高刷电竞,否则像Radeon 780M这个级别的核显,配合双通道DDR5内存,已经能搞定90%的日常需求和70%的游戏需求了,毕竟 省下来的钱够买个好键盘,或者 直接加块大容量固态硬盘更实在。

(挠头)其实写到这里突然想到,AMD最厉害的倒不是技术多超前,而是总在大家觉得“集显也就这样了”的时候,突然掏出个超出预期的东西,就像去年测试迷你主机时发现的:很多国产小主机用上7940HS后,性能释放比一些游戏本还激进,这大概就是集显战场最有趣的地方——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代会从哪个维度突破极限。

AMD集显性能天梯图:全方位对比与选购指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