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小鱼学习CPU-Z,精准查看电脑配置与系统效能全解析
- 问答
- 2025-10-05 15:00:17
- 1
跟小鱼学用CPU-Z:原来我电脑里藏着这些秘密!
最近我电脑老是卡顿,打开几个网页风扇就呼呼转,搞得我写稿时心情暴躁,朋友小鱼看我天天吐槽,甩来一句:“你连自己电脑配置都没搞明白,瞎优化啥呢?”然后扔给我个软件——CPU-Z,行吧,那就跟着这位“业余硬件宅”学学怎么用。
说实话,我第一次打开CPU-Z时有点懵,界面土得像上世纪软件,密密麻麻的英文参数(虽然现在有中文版但默认还是英文居多),小鱼在电话里吼:“别光看热闹!点‘CPU’页签,你的处理器底细全在那儿!”
果然,我这台老戴尔的工作本露出真面目——Intel i5-8265U,基础频率1.6GHz,最高睿频3.9GHz,但小鱼让我特别注意“Cores”和“Threads”:4核8线程。“你之前老抱怨PS导出慢,现在明白了吧?这U多线程勉强够用,但频率一高就降频,风扇能不吵吗?”他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每次渲染视频时任务管理器里那些疯狂跳动的线程柱状图。
内存页面更让我意外,一直以为自己是16GB双通道,CPU-Z的“Channel”栏却显示“Single”——单通道!小鱼笑出声:“你看‘Size’写16GB但‘DRAM Frequency’才1197MHz(等效2400MHz),肯定是当初卖家只插了一条内存条!”难怪之前加内存后性能提升不明显,双通道没激活等于白搭。
最震撼的是SPD页签,点开内存条详情,制造商居然是家没听过的深圳厂牌,XMP配置根本不存在,小鱼吐槽:“杂牌条子拖后腿啊兄弟!时序参数Cas Latency显示22,比主流16的慢一大截。”这下破案了:为什么玩游戏帧数总比同配置朋友低一截。
显卡页面倒是没惊喜,裸奔的MX150笔记本独显,但小鱼让我盯着“GPU Clock”和“Memory”实时变化:“你跑个游戏再看,如果频率上不去可能就是散热或驱动问题。”试了下果然,玩原神时GPU频率波动剧烈,温度飙到87℃——该清灰换硅脂了。
跑分?CPU-Z的Bench页面简单粗暴,点一下“Bench CPU”,我的i5多核得分才1800,单核380,小鱼把他的i7-10750K分数甩过来(多核3700+):“别看绝对值,主要跟同类U比偏移值,你这分数低于平均水平,估计是散热降频+单通道内存拖累。”
现在我知道为啥电脑总慢了:单通道内存拖后腿、硅脂老化降频、杂牌配件拉胯…之前还傻乎乎重装系统,根本没对症下药,小鱼最后补刀:“DIY玩家最爱说‘软故障先看硬件’,你这案例典型啊!”
所以啊,电脑卡顿别光清理垃圾文件了,下个CPU-Z扒开硬件底裤,可能比任何优化软件都实在——看完可能就要破财升级硬件了(苦笑),至少现在我盯着参数时,感觉更像是个知道病根的医生,而不是只会重启的菜鸟。
(后来我真加了条内存组双通道,导出视频快了三分之一…这破电脑还能再战两年!)
本文由歧云亭于2025-10-05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2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