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移动版GPU天梯图发布:2018年度显卡性能详测,为您的移动设备选择提供专业参考

【移动GPU天梯图2018:这一年,我们到底被哪些显卡坑过又爱过?】

记得2018年我换笔记本的时候,盯着那一堆显卡型号头疼得不行,MX150满血版和残血版差多少?Vega 11核显真能打低画质吃鸡?🤔 那时候贴吧老哥一句“够用党选MX150,想爽的加钱上1060”让我纠结了整整两个周末……现在回头看,那一年的移动GPU战场真的有意思,既有机遇也有套路。

先说核显这边,AMD的Vega架构当时真的让我眼前一亮——Ryzen本子价格屠夫+ Vega核显,差点让我这个intel党叛变,我室友那台荣耀MagicBook锐龙版,跑DOTA2中等画质稳60帧,当时就觉得:核显居然能这样了?😲 但Intel的UHD 620就……咳咳,别说游戏了,连4K视频播放偶尔都卡,真是“买CPU送亮机卡”的经典操作。

独显阵营更是魔幻,老黄家的MX150分明是当代吕布——分“满血版”和“残血版”两个版本,功耗差5W性能能差出15%!我见过小白买家根本分不清,直到打游戏掉帧才发现买到了残血版,简直当代显卡刺客💥,GTX 1060倒是稳如老狗,笔记本跑《怪物猎人世界》中高画质无压力,但散热翻车的机型也不少——比如某船用i7+1060双烤直接95度降频,风扇声像直升机起飞✈️……

再说AMD的RX 500系列移动端,存在感弱到很多人以为它没出过移动版,其实RX 560当时性价比不错,但能耗比被老黄压着打,厂商也不爱用,只能在少数美行机型里捡漏。

回头整理天梯图时我发现,2018其实是“甜点级显卡”概念崩塌的一年,以前“中端显卡”意味着流畅1080P游戏,但这一年你会发现:同样叫“GTX 1050Ti”,75W版本和50W版本根本是两张卡;厂商散热设计能让同型号显卡性能差30%……所以光看芯片型号根本不够,还得盯着TGP(整卡功耗)和散热规格。

最后吐槽一句:当年很多本子宣传“电竞显卡”结果配个45% NTSC色域屏,显卡能跑90帧,屏幕拖影却肉眼可见——这操作现在想来还是觉得魔幻🙃,所以挑显卡的同时,真得擦亮眼看整体配置……

这张天梯图背后全是细节和陷阱,希望各位在淘老机子时能避坑捡宝!(天梯图完整排名可参考附图,欢迎杠精补充👏)


附图:2018移动显卡性能梯队(主观版)

  • T0级: GTX 1070/1080(移动版)
  • T1级: GTX 1060 6G(高TDP版)
  • T1.5: GTX 1060 Max-Q / RX 570
  • T2: GTX 1050Ti (满血) / RX 560
  • T3: MX150 满血版 / Vega 10/11
  • 入门级: MX150残血版 / UHD620 → 建议真的只拿来办公😅

移动版GPU天梯图发布:2018年度显卡性能详测,为您的移动设备选择提供专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