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移动设备CPU性能天梯图更新!深入点评最新处理器,选购不再迷茫

嘿,各位手机党们,你们有没有过这种体验——打开电商页面,看着一堆“骁龙8+ Gen1”、“天玑9200”、“A17 Pro”之类的名字,脑子直接进入待机状态?别慌,我刚花了一晚上翻遍了各大评测和数据,把这份还在“施工中”的移动处理器天梯图给你们捋出来了。

先说个暴论:现在的芯片命名越来越像玄学,性能却未必真对得起那个数字,比如高通的骁龙7+ Gen 2,实测游戏帧率居然能反杀某些厂商的“旗舰芯”,你说这找谁说理去?我手上这台realme GT Neo5 就是用了这颗U,原神全高画质下稳得像条直线,反而我朋友那台用着老款骁龙8 Gen1 的旗舰机烫得能煎鸡蛋。

再说联发科,天玑9300 这次搞了个“全大核”架构,听起来很猛对吧?但实际用下来我发现,续航有点绷不住,我拿着vivo X100 打了两局王者,电量掉得比我刷短视频还快……可能这就是性能换电量的代价?不过它的AI计算力是真的强,拍照夜景算法响应快了一截。

苹果的A17 Pro?老实说,我至今没搞懂为什么ProMax 比我老婆的Pro 在散热上强那么多——明明同款芯片啊!我的iPhone 15 Pro 玩星铁半小时就降亮度,她的反而稳如老狗,看来芯片是一部分,散热设计才是幕后大佬。

说到这里必须吐槽:有些厂商发布会吹得天花乱坠,什么“冰龙”、“战神”,结果零售机一上手……emm,调度怂得像个实习生,比如某品牌的中端机,默认模式锁帧锁亮度,得手动开性能模式才敢跑满——这操作简直反人类。

所以你们挑手机时,别光看芯片名字唬人就冲,像我就吃过亏,去年冲着“骁龙8 Gen1”买的首发旗舰,结果夏天当暖手宝用,现在学乖了,先看实测帧率曲线、发热数据,再看续航评测——芯片只是剧本,调校才是导演。

最后扔个不成熟的观点:我觉得中端芯才是2024年的真香选择,像骁龙7 Gen3、天玑8300,性能足够应付90%的场景,价格还便宜一大截,除非你是硬核手游党,否则真的没必要为那10%的极限性能多花两千块。

(天梯图我扔评论区了,纯手搓版本,带风险提示,仅供参考——毕竟这玩意儿天天在变,咱也别太迷信排名)

好了,我得去给手机降降温了,这破芯片一跑分就又烫手……各位选购时多长个心眼,别被参数忽悠瘸了。

移动设备CPU性能天梯图更新!深入点评最新处理器,选购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