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深入探讨系统开发的核心步骤与实践方法指南

那些步骤、坑点和我的一些碎碎念

每次和人聊起系统开发,我总忍不住先叹口气——这玩意儿真不是画个流程图、写几行代码就能搞定的事,我自己摸爬滚打了七八年,从创业公司到中等规模团队,踩过的坑比写的代码行数还多,今天就想用比较松散的方式,分享一些我对系统开发核心步骤的理解,顺便夹带点私货——那些没人爱提但实际中绕不开的破事儿。


需求阶段:别急着写代码,先学会“吵架”

很多人觉得需求分析就是列个功能清单,但现实往往是:客户自己也不知道要什么,比如我之前接过一个电商项目,甲方一开始说“就做个淘宝那样的”,结果聊到第三轮才支支吾吾补充:“但我们预算只有十万。”(笑)

我的经验是:用场景倒逼需求,别问“你要什么功能”,而是问“用户会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功能?用了会爽吗?不用会死吗?”——比如之前做医疗预约系统,护士长说需要“一键排班”,深聊才发现真正痛点是医生临时调班导致患者投诉,最后我们没做花哨功能,而是加了个实时同步通知机制,成本降了一半。


设计阶段:画图比写代码重要,但别迷信UML

坦白说,我从来没用完过一套完整的UML图,团队里的小年轻常纠结“时序图到底画到第几层”,我的态度是:能说清人话就别画鬼符,架构设计的关键是找出那些“改了会要命”的部分,比如做金融系统时,我们最早把风控模块和支付耦合在一起,结果政策一变差点重构到秃头,后来学乖了:先把会变的东西(比如规则、接口协议)塞到容易替换的盒子里。

还有个反常识的点:文档可以烂,但注释必须狠,上次接手一个遗产系统,设计文档写得像哲学论文,但核心函数里留着句注释:“这里别动,会炸——王工 2017.3.10”,救了我一命。


编码:最快乐的陷阱

写代码爽吗?爽,但容易上头,我曾经为了一段优雅的递归炫技,结果上线后栈溢出崩了三个省的业务(幸好是半夜),现在我的原则是:宁可代码丑,不要不确定

深入探讨系统开发的核心步骤与实践方法指南

最近带新人时总说:“你写的代码主要是给人看的,顺便给机器运行。” 比如上次评审看到有人用了一堆嵌套三元运算符,我当场血压飙升:“你是想半年后被人钉在耻辱柱上吗?!” ——后来统一要求:除非性能敏感场景,否则优先可读性。

对了,别信什么“后面再优化”,去年有个项目说先赶功能,性能后期调,结果数据库索引没建,现在每秒请求量上去后,查一条数据十秒——听说后来重构了三个月。


测试:最冤种但最不能省

测试工程师常被开发怼“你们就会提bug”,但有一次测试妹子哭着拍桌:“用户密码明文存数据库你们也敢上线?!”——全场安静如鸡。

深入探讨系统开发的核心步骤与实践方法指南

我现在坚持三件事:

  • 单元测试覆盖率可以不高,但核心链路必须焊死(比如支付扣款);
  • 让测试人员提前介入设计评审,他们比开发更懂用户会怎么作死;
  • 永远留出20%时间修bug,因为“测不出来”约等于“用户会帮你测”。

部署与维护: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系统上线那一刻?呵,苦难刚起步,记得第一次负责生产环境部署,手抖把数据库删了,幸好有备份——但备份是上周的(再次感谢王工在注释里骂骂咧咧写的灾备指南)。

现在我的 checklist 里必有一条:假设今晚你要被发配非洲,接盘的人能靠文档活下来吗? 所以运维文档里连“服务器密码写在CEO邮箱草稿箱”这种骚操作都记下来了。


最后说点虚的

系统开发没有银弹,别人的最佳实践可能是你的毒药,有时候加班到凌晨三点,盯着日志发呆,会觉得这行真特么反人性——但每次看到自己做的系统真能帮护士少填两张表,帮老人一键挂上号,又觉得值了。

或许就像我师父说的:“开发系统是手艺活,得有点强迫症,还得学会原谅自己搞砸过。” 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