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探索Windows 11: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与设计变革

探索Windows 11:一次有点“不完美”的智能进化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Windows 11是有点怀疑的,毕竟,Windows 10用了这么多年,突然来个“颠覆性升级”,总让人觉得是不是微软又来刷版本号了,但真正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次更新其实藏着不少有意思的东西——虽然它并不完美,甚至有些地方让我想吐槽。

先说说设计吧,Win11的圆角设计和居中的任务栏,第一眼确实挺抓人,但我得承认,刚开始我完全不习惯,之前右下角那个熟悉的“开始菜单”突然跑到了中间,每次想点开都得愣一下,不过用了一周左右,居然就回不去了——果然人都是善变的,这种设计语言明显在向macOS和ChromeOS靠拢,微软这次终于不再坚持那种“商务黑灰”风格,反而多了点轻松感,尤其是暗色模式配合新版的窗口动画,看起来确实更现代了。

探索Windows 11: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与设计变革

但你说它完全成功吗?也不见得,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细节是“贴靠布局”(Snap Layouts)功能,拖窗口时自动分屏的建议确实省事,不过有一次我在写稿子,同时开着浏览器、Word和微信,它居然推荐我分成三块——结果每个窗口小得连字都看不清,这种时候就觉得,智能推荐还是有点“智障”……可能算法还没学会人类贪多嚼不烂的坏习惯。

再说说性能,我用的是一台2021年的中端联想Yoga,升级之后明显感觉开机快了点,但偶尔会出现窗口卡顿——特别是切换多个Chrome标签页的时候,我猜可能是新UI的动画效果吃了更多资源?不过WS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的响应速度倒是真提升了,对我这种偶尔写代码的人来说算是个隐藏彩蛋。

探索Windows 11: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与设计变革

很多人吹的“Android应用支持”我反而觉得有点鸡肋,确实能在微软商店里下载一些安卓App,但兼容性一般,我试了装小红书,滑动起来总有点掉帧,还不如直接用手机,不过这个方向是对的——如果以后能无缝运行手机应用,笔记本的实用性会再上一个台阶。

还有个小细节让我觉得微软这次“有在听用户说话”:右键菜单终于变简洁了!以前想刷新一下得先看满屏的“英特尔控制面板”“压缩到ZIP”,现在清爽多了,虽说是小事,但这种细节恰恰能看出系统是不是真的在为“人”设计。

不过话说回来,Win11的升级策略还是有点“强迫症”,我另一台老Surface Pro 6就因为TPM限制没法升级,官方说为了安全……但明明跑得动啊!这种硬件淘汰速度总让人觉得微软在悄悄逼你换电脑。

Windows 11像是一次“小心翼翼的激进尝试”,它想变得更智能、更美观,但也没完全甩掉历史包袱,有些功能真的实用(比如虚拟桌面切换更顺滑了),有些则还停留在“未来可期”阶段,如果你问我推不推荐升级?我会说:如果你喜欢折腾、能容忍小毛病,可以试试;但如果只想安稳用电脑,或许再等半年更合适。

毕竟,系统升级就像换新鞋——总得磨两天脚,才能知道合不合适。

探索Windows 11: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与设计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