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642系统:高效管理工具如何成为提升工作效能的强大助力

当642系统闯进我的工作日:混乱、摸索与那一点光亮

说实话,第一次听到“642系统”这个词的时候,我内心是有点抗拒的,又是一个管理工具?我桌上还堆着三本没翻完的效率手册,电脑里装着三个名字听起来很厉害、但用完两次就再没打开过的待办APP,所以当朋友跟我提“642”,我嘴上嗯嗯啊啊,心里想的其实是:别了吧,真的没力气再学新东西了。

但人总是会被现实打脸的。

642系统:高效管理工具如何成为提升工作效能的强大助力

那段时间,我同时跟进四个项目,邮件未读数字永远保持在99+,下班时总觉得忙得要命,回头一看却又讲不出今天具体干成了啥,焦虑是真的,无力也是真的,某个周日晚,我盯着天花板发呆,终于咬牙切齿地想着——行,那就试试这个642,最坏又能坏到哪去?

642系统,简单讲,就是每天处理6件重要事项、4件中等任务,再预留2件“如果还有时间就做”的弹性工作,它不像GTD那么细碎,也没有时间块那么严格,听起来甚至有点……过于简单?

642系统:高效管理工具如何成为提升工作效能的强大助力

刚开始用,我翻出落灰的笔记本,笨拙地列清单,第一天,我雄心勃勃写了六件“大事”,结果到下午三点才完成两件,挫败感极强,心里那个声音又开始冷笑:“看吧,就说没用。” 但骂归骂,我还是在临下班前勉强把第四项勾掉了——某种程度上,是那份清单逼着我去面对,而不是习惯性逃避。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不是在“套用系统”,而是在“调试自己”,比如我总高估上午的效率,其实真正能深度工作的时间只有10点到12点,那“6”里面最难的就得塞进这个时段;又比如“2”里面的琐事,我后来改成“沟通类任务”——回一封感谢邮件、给同事写条鼓励留言,反而让工作多了点人味儿。

642系统:高效管理工具如何成为提升工作效能的强大助力

最有感触的是上个月底,我们临时接了个急单,全组都有点慌,我按642的方式,早上先咬牙把当天最重要的方案框架搭完(6之一),下午集中回客户和内部的疑问(4中的两项),下班前还有余力多校对了一次文件(那“2”之一),那天走出公司时居然没有往常那种被掏空的感觉,反而有点……踏实,组长后来问我“你怎么好像没那么焦虑了”,我才愣住:对啊,我什么时候开始不再频繁刷手机、反复查邮件了?

当然它绝不是完美方案,有时项目突发状况,清单全被打乱;有时明明列好了“2”,却还是忍不住加班多做——系统是冷的,但工作终究是和人打交道,但这些“不完美”反而让我更自在:642不是来绑架我的,而是像个沉默的助手,提醒我“抓重点,别跑偏”。

现在回头看,642于我而言早已不是那几条数字规则,它是一种思考习惯:让我知道每天为什么忙、值不值得忙,它没让我变成时间管理大师,但帮我在一片混沌里,握住了几根清晰的线。

如果你也在寻找改变,或许不必追求一个“完美系统”,就像我,最终留在笔记本上的642早已改得面目全非——右边页脚还多了咖啡渍,但那又如何呢?工具终究是工具,能陪你走出混乱的,永远是你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