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98:追求卓越,驱动计算机技术新飞跃
- 问答
- 2025-10-01 23:21:49
- 1
Win98:那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飞跃时代
记得那时候,家里的第一台电脑跑的就是Windows 98,开机时那声经典的启动音效,还有蓝天白云的桌面背景——现在想起来,总觉得它带着点毛糙的科技感,像是未来和过去挤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争吵,有人说Win98是微软的“黄金时代”,我倒觉得它更像是一场充满漏洞的豪赌,赌的是普通人能不能真的和计算机“共存”。
那时候的电脑,动不动就蓝屏,我表哥为了装个《星际争霸》,系统崩了三次,最后一边骂娘一边重装系统,但奇怪的是,哪怕它这么不稳定,大家还是愿意折腾,Win98给了我们一种“可能性”——它不像后来的系统那样封闭和完美,反而留了很多缝隙让用户去钻,比如那个著名的“注册表编辑器”,多少小孩假装懂行地乱改一气,结果搞得开机动画变成一团乱码。
驱动技术的飞跃?的确,Win98真正推动了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的普及——虽然它经常变成“即插即祈祷”(Plug and Pray),我第一次插U盘时,系统居然识别了半个小时,我妈在旁边问“这玩意儿是不是坏了?” 但就是从那时起,外部设备开始真正成为PC生态的一部分,打印机、扫描仪、摇杆……Win98用一种近乎“野蛮”的方式把硬件和软件塞到一起,虽然不优雅,但有效。
有人说Win98的成功在于IE浏览器的捆绑,我倒觉得它的核心是一种“粗糙的包容性”,它不禁止你胡来,甚至某种程度上鼓励你折腾,比如那个资源管理器,居然能让人直接看到系统文件——现在想来都后怕,多少人的C盘是被自己手贱删崩的?但这种“开放性”意外地催生了早期极客文化的萌芽,很多人第一次知道“系统崩溃”这个词,就是从Win98开始的。
它的问题也多得像是夏天的蚊子,内存管理烂得离谱,16位和32位代码混在一起跑,动不动就耗尽资源,我至今记得有个周末打论文打到一半,蓝屏了,整个人瘫在椅子上盯着屏幕发呆——那是一种混合着愤怒和无力的少年记忆,可诡异的是,这些缺点反而让它变得更真实,它不像现在的系统那样面无表情地报错,而是用一种近乎“情绪化”的方式崩溃,仿佛在说:“我也没办法,我就这水平。”
Win98的遗产是什么?我觉得不是多任务处理更强或是界面更漂亮这些技术指标,而是一种心态:计算机可以是不完美的、可折腾的、甚至带点人情味的,它没有试图成为神话,反而老老实实展示了自己的所有缺陷——而人们却因此更愿意探索它。
回头再看,Win98像是个穿着不合身西装的先锋者,跌跌撞撞地带着整个时代往数字化冲,它的卓越,恰恰来自于这种不完美里的野蛮生机。
本文由黎家于2025-10-01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16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