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揭秘2023年HD 520集显天梯图:详细评测与选购指南全在这里

揭秘2023年HD 520集显天梯图:真实体验与残酷真相

最近收拾书房,翻出我那台2015年的老伙计——一台搭载酷睿i5-5200U和HD 520集显的笔记本,擦掉灰尘开机,风扇立刻发出熟悉的、仿佛下一秒就要散架的嘶鸣,我突发奇想:这老古董的显卡,在2023年到底是个什么水平?还能干点啥?天梯图上它又缩在哪个角落瑟瑟发抖?带着这份近乎自虐的好奇心,我开始了这场“考古”之旅。

实测:当HD 520撞上2023年的现实

别指望它能跑什么3A大作——那简直是让它去参加铁人三项,我尝试打开《英雄联盟》,在最低画质、720P分辨率下,泉水里能有个50-60帧,感觉还行?天真了!一到中路团战,技能特效一多,帧数瞬间跳水到20帧出头,卡顿得让人想砸键盘,这体验,别说竞技了,补兵都像在玩抽奖。

朋友小张不信邪,说他淘的二手超极本也是HD 520,非要试试《CS:GO》,结果呢?荒漠迷城(Dust II)里,烟雾弹一扔,画面直接PPT,他自嘲说:“我这不叫对枪,叫‘随缘枪法’,打中全靠系统怜悯。” 更别提《原神》这种了,启动界面都进不去,直接提示显存不足——它那点可怜巴巴的共享显存,连入场券都买不起。

日常办公?倒是勉强能行,开十几个Chrome标签页、处理Word、Excel,只要不同时开大型软件或高清视频,它还能喘口气,但一旦我手贱点开B站4K视频,或者想用Photoshop修张稍大的图,CPU和集显立刻双双“爆表”,风扇狂转的噪音堪比吸尘器,机身烫得能煎鸡蛋,我那台老伙计的散热,唉,不提也罢。

定位:天梯图上的“底层居民”

把它放到2023年的集显天梯图上找位置?说实话,有点残忍,它就像班级里那个永远坐在最后一排角落的沉默同学。

  • 仰望云端: 英特尔自家的锐炬Xe(Iris Xe)核显(比如i5-1135G7上的),性能几乎是HD 520的3倍甚至更多!流畅玩《英雄联盟》甚至低画质《GTA V》都不是梦,AMD那边更狠,R5 5600G上的Vega 7核显,直接是另一个维度的存在,HD 520连车尾灯都看不见。
  • 同辈挣扎: 和它差不多“古早”的HD 620/630(七代酷睿),得益于稍高的频率和架构小优化,表现能好个15%-20%,但本质还是难兄难弟,更老的HD 4000?那真是五十步笑百步了。
  • 自身定位: HD 520在当今的天梯图上,稳稳地垫在最底层,它的价值,仅限于点亮屏幕、完成最最基础的显示任务,以及作为“能开机”的底线存在,游戏?创意工作?别为难它了。

选购指南(不如说是“避坑指南”):2023年还考虑HD 520?

  • 除非白送,否则别碰! 这是我掏心窝子的话,在海鲜市场(闲鱼)上,看到那些标价三五百、写着“办公神器”、“学生上网课超值”的HD 520笔记本,请!快!跑! 这点钱,哪怕再加一两百,都能找到搭载性能翻倍不止的八代i5+UHD 620甚至MX150独显的二手本,体验是天壤之别,贪这点便宜,后续的卡顿折磨会让你悔青肠子。
  • 如果非用不可,请榨干它最后一丝价值:
    • 双通道内存是命根子! 如果笔记本只有单条4G内存,务必再加一条同频率的4G组成双通道,这对集显性能提升巨大(有时能到30%),是成本最低的“续命”方案,我那台老本加了内存后,至少看在线视频没那么容易卡了。
    • 散热清灰不能省: 这种老机器,散热鳍片里积的灰估计能种花了,拆开清清灰,换换硅脂,能有效降低温度,避免过热降频(虽然它本来也没多少频可降…)。
    • 心态要佛系: 明确它的能力边界——它就是台能处理文字、浏览网页、看看720P在线视频(1080P可能都吃力)的机器,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期待,都是对它的不人道,也是对自己的折磨,把它当作纯粹的“工具”,别指望有任何娱乐性或生产力上的惊喜。

时代的眼泪,还是彻底放手吧

折腾完这一圈,看着屏幕上HD 520控制面板那朴素的界面,听着老伙计依旧卖力的风扇声,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它确实老了,老得在2023年的数字世界里步履蹒跚,所谓的天梯图位置,对它而言更像是一张标注着“此路不通”的告示。

如果你手头恰好还有这么一台老将,加根内存、清清灰,让它发挥点余热处理文档、看看剧,也算物尽其用,但如果你在2023年还打算主动购买一台搭载HD 520的设备——朋友,听我一句劝,放过自己吧,这点预算,在二手市场里有太多更好的选择,它们能带给你的,是真正可用的流畅,而不是与古董硬件较劲的无奈,HD 520,就让它安静地留在天梯图的最底层,成为一段“能用但不好用”的历史注脚好了。

揭秘2023年HD 520集显天梯图:详细评测与选购指南全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