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2023年英伟达显卡性能天梯图:桌面级GTX与RTX系列全面排名

2023年英伟达显卡天梯图:我的桌面级GTX/RTX性能排位与真实体验

又到了该理清桌面显卡性能乱麻的时候了,翻箱倒柜找出我这些年攒下的、用过的、帮朋友装过的N卡,再结合最新的评测数据,这张2023年的英伟达桌面显卡性能天梯图,带着我个人的使用痕迹和一点小情绪,来了。

入门与坚守:GTX的余晖

  • GTX 1650 / 1650 Super: 说真的,这哥俩现在还能在“能玩”的范畴里蹦跶,本身就是个奇迹,我大学室友那台老机器,塞了张1650 Super,至今还能在1080P中低画质下勉强应付《英雄联盟》和《CS2》——风扇转得有点吵,但确实没罢工,新卡?除非预算紧到极致,或者纯粹为了亮机,否则真不太推荐了,二手市场水深,矿卡幽灵徘徊,赌运气的成分太大。
  • GTX 1660 / 1660 Super / 1660 Ti: 这仨绝对是N卡近几年的“钉子户”代表,尤其是1660 Super,性能卡在1650 Super和RTX 3050之间一个微妙的位置,我去年帮表弟装预算机,在海鲜市场蹲了张成色还行的1660 Super,900块拿下,实测1080P下,《Apex英雄》中高画质能稳个70-80帧,他玩得不亦乐乎,二手性价比确实能打,前提是你有火眼金睛和一点运气,新卡?价格早就背离了它的价值。

光追入门与DLSS初体验:RTX 20/30系的甜点与纠结

  • RTX 3050: 官方定位是“光追入门”,但说句大实话,开了光追,这卡在1080P下都容易喘不上气,它真正的价值在于DLSS支持和比GTX 16系强那么一截的传统性能,我短暂用过一阵子,感觉它像是个“妥协产物”——比上不足(3060),比下(1660S)又贵不少,新卡价格如果能再降点,或许能成为真正的入门新选择?现在嘛,有点尴尬。
  • RTX 3060 (12GB): 这张卡,争议不小,但我个人认为它是目前二手市场或低价新卡里最值得考虑的“万金油”,12GB大显存是它最大的护城河,玩一些吃显存的游戏(霍格沃茨之遗》开高材质)或者轻度创作,优势明显,我自己的二奶机上就是它,1080P通吃无压力,2K中高画质也能应付不少游戏,DLSS质量档一开,帧数提升感知很强,价格经历过矿潮的疯狂,现在回落不少,新卡2K出头,二手蹲蹲1K5左右也有机会,性价比凸显。
  • RTX 3060 Ti: 性能上对3060是“升维打击”,非常接近上一代旗舰RTX 2080 Super,2K高画质游戏的守门员,去年双十一差点冲动下单,最后还是被预算按住了,看评测,它在2K下的表现确实比3060从容太多,如果你主攻2K屏,它和下面的3070是甜点区的核心选手,新卡价格如果能到2500左右,会非常香。
  • RTX 3070 / 3070 Ti: 3070是公认的2K高刷利器,3070 Ti嘛...性能提升有限,功耗和发热却上去了,定位有点不上不下,我个人觉得不如3070或加钱上3080,朋友装机用了3070,配个2K 170Hz屏,玩《使命召唤:战区》帧数稳得一批,体验确实好,不过现在新卡价格,还是得掂量掂量钱包。

性能担当:RTX 30系高端与40系新贵

  • RTX 3080 (10GB/12GB): 4K游戏的敲门砖,10GB版本曾被诟病显存,但性能底子在那,12GB版本更均衡,去年矿难后,二手市场涌现不少,价格一度很诱人(当然风险并存),我认识的一个UP主主力机还是3080 10G,剪4K视频、直播推流、偶尔玩4K游戏(适当降点特效),依然坚挺,性能在4070和4070 Ti之间,功耗高点。
  • RTX 4070: 40系的中坚力量,也是争议焦点,性能对标3080,但功耗低了一大截,还拥有DLSS 3这个“帧数外挂”,我上个月终于忍不住升级到了它(替换了服役多年的2070 Super),最大的感受:安静!凉快!2K分辨率下,几乎所有游戏都能无脑拉满。《赛博朋克2077》开路径光追?别闹,帧数照样惨,但打开DLSS 3帧生成后,流畅度直接起飞——这种感觉,像从绿皮火车换到了高铁,虽然传统光栅性能提升幅度被吐槽,但DLSS 3带来的体验革新是实打实的,新架构+低功耗+DLSS 3,让它成为我心中目前2K高刷的完美搭档,价格嘛...首发价确实偏高,如果能再降个三五百,真香。
  • RTX 4070 Ti: 性能强于3090 Ti,接近3080 Ti,定位很清晰:想要在2K下极致体验,或者想在4K下获得不错帧率(配合DLSS 3)的用户,性能没得说,就是价格...让它和7900 XT打得有来有回,如果你对DLSS 3和光追有执念,且预算充足,它是好卡。
  • RTX 4080: 性能怪兽,轻松驾驭4K高刷,价格也是怪兽级的... 它属于“我知道你很强,但看看钱包,我们还是做朋友吧”那种,对于追求极致4K体验且不差钱的玩家,它是目前N卡阵营里仅次于4090的选择,DLSS 3加持下,4K 120帧+不再是梦。
  • RTX 4090: 卡皇,寂寞的存在,性能断层领先,通吃8K(虽然意义不大)和4K高刷如喝水,除了贵和硕大无比,几乎没有缺点,是富哥的玩具,也是内容创作者的效率神器,每次看到评测里它碾压众生的帧数,都忍不住流下羡慕的口水...然后默默关掉网页。

我的个人天梯图(综合性能、能效、特性、当前性价比):

  1. RTX 4090: 无敌,但也贵到没朋友。
  2. RTX 4080: 4K王者,价格是最大门槛。
  3. RTX 4070 Ti: 性能猛兽,价格争议大。
  4. RTX 4070: 我的主力之选! 能效比惊艳,DLSS 3体验革新,2K高刷甜点,价格能再降点就完美。
  5. RTX 3080 (12GB) / RTX 3080 (10GB): 老将余勇,二手市场有好价可淘(注意风险),性能依旧能打。
  6. RTX 3060 Ti: 2K高画质守门员,性价比不错。
  7. RTX 3060 (12GB): 显存优势明显,1080P通吃,2K可战,综合性价比高(尤其二手/低价新卡)。
  8. RTX 3050: 光追入门名不副实,DLSS和传统性能是亮点,新卡价格需再降。
  9. GTX 1660 Super: 二手市场“真香”潜力股,1080P实用之选(需慧眼识卡)。
  10. GTX 1650 Super: 亮机卡以上,游戏卡未满,全新意义不大。

一些不吐不快的碎碎念:

  • DLSS 3 是“作弊”吗? 刚开始我也嘀咕,靠AI插帧算真本事?但当我坐在屏幕前,看着《瘟疫传说:安魂曲》里成百上千的老鼠在DLSS 3加持下流畅涌动,而显卡风扇依然安静低转时... 好吧,体验好才是硬道理,管它黑猫白猫,这技术确实改变了游戏帧数的获取方式。
  • 40系定价: 老黄,刀法依旧精准,但价格这刀是不是挥得有点太狠了?特别是4070 Ti和4080之间的巨大空档,以及4080本身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人忍不住想吐槽,钱包在哭泣啊!
  • 二手矿卡: 像潘多拉魔盒,诱人又危险,我帮人淘卡成功过(1660S),也翻过车(一张短命的RX 580),除非你像我一样有点经验,或者卖家极其可靠,否则新手强烈建议绕道,贪便宜的风险,往往比想象中更大。
  • 我的升级理由: 从2070 Super换到4070,驱动因素就俩:被《霍格沃茨之遗》在2K全开下折磨得够呛(不开DLSS卡,开DLSS平衡画质又有点糊),以及对DLSS 3帧生成技术的好奇心达到了顶点,结果证明,这波升级,值!那份流畅感,是实打实能感受到的愉悦。

2023年选N卡,早已不是只看传统光栅性能排座次的时代。DLSS(尤其是3代的帧生成)、能效比、显存大小、以及你实际面对的分辨率和需求,共同构成了更复杂的决策拼图。

  • 死守1080P?3060或二手1660 Super是务实选择。
  • 2K高刷是主战场?4070 凭借优秀的能效和DLSS 3,成为我的强力推荐;预算有限则3060 Ti/3070(二手或好价新卡)或大显存的3060亦可一战。
  • 4K 追求?4080是性能与价格的“均衡”点(如果这价格能叫均衡的话),4090则是毫无保留的顶级享受,3080/3080 Ti二手如果价格合适且来源可靠,仍有战斗力。

说到底,显卡天梯图只是参考,最终还得回到你的屏幕分辨率、想玩的游戏、能承受的预算,以及——愿不愿意为DLSS 3带来的那份丝滑掏腰包,对我而言,那份安静运行中爆发出的流畅帧数,已经成了回不去的体验。

2023年英伟达显卡性能天梯图:桌面级GTX与RTX系列全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