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手机处理器性能天梯图:全面解析主流CPU性能表现
- 问答
- 2025-09-29 09:58:21
- 2
2018年手机处理器性能天梯图:一场芯片混战与我的真实体验
记得2018年那会儿,我攥着刚发烫的小米8,看着安兔兔跑分榜上骁龙845那串耀眼的数字,心里莫名有种“老子手机天下第一”的错觉,那年头,手机处理器江湖真是群魔乱舞,各家都憋着劲儿把芯片往死里堆料,现在回头翻翻抽屉里那些老伙计——麒麟970的Mate 10 Pro、A11的iPhone X、还有一台卡成PPT的三星S9(用的Exynos 9810),真该给它们办个怀旧展。
高通:稳坐王座的“火龙”传说
那年高通家的骁龙845,简直是安卓阵营的“免检产品”,小米MIX 2S首发那会儿,我蹲点抢到一台,开机跑分27万+,朋友圈晒图时手指都在抖,玩《刺激战场》开HDR高清+极限帧率,草丛阴影都透着股“有钱真好”的清晰感——虽然半小时后后盖能煎蛋,现在想想,所谓“火龙”调侃背后,其实是性能压榨到极致的代价,不过对比隔壁三星的Exynos 9810,同样10nm工艺,猎户座玩《崩坏3》时掉帧掉得我想摔手机,高通的Adreno 630 GPU确实教做人了。
华为:AI芯片的“早产”先锋
华为在2018年突然甩出“全球首款AI芯片”麒麟970时,整个科技圈都炸了,我拿着Mate 10 Pro在发布会现场试拍,宣传片里“AI识别场景自动调色”酷得不行,结果回家拍我家灰猫,十次有八次识别成“狗”… 但必须承认,NPU加持的图片处理速度是真快,尤其夜景模式堆栈,比手动调参数省心太多,可惜GPU还是硬伤,Mali-G72 MP12听着唬人,实际《王者荣耀》团战该卡照样卡,后来才知道被阉割了频率,现在看,麒麟970像是个早产的天才,想法惊艳但四肢没发育全。
苹果:独孤求败的“冷面杀手”
那年苹果A11仿生芯片在iPhone X里安静得可怕,我借同事手机跑Geekbench,单核4000+的分数把安卓旗舰全碾成渣,最绝的是玩《无尽之剑3》这种大型游戏,机身温度居然只是温手,而我的845已经烫到握不住,后来拆解看到那个双层主板设计才明白,苹果把芯片当精密仪器搞,散热堆料狠到变态,不过封闭生态也带来副作用——当时想用iPhone X玩《堡垒之夜》手游?60帧?梦里啥都有,性能强是真强,但总感觉被库克拿铁链拴着走。
联发科:蛰伏的“田忌赛马”玩家
差点忘了柜台角落的OPPO R15,用的联发科P60,导购吹得天花乱坠:“12nm工艺!AI美颜!” 我信了邪买给老妈,结果她拍广场舞视频时AI疯狂把大妈皱纹磨平,画面糊得像打了马赛克… 但不得不服联发科鸡贼——用中端U配6GB大内存,日常刷抖音居然比同期骁龙660的机型还流畅,这招“性能不够,内存来凑”后来被无数千元机学去了精髓。
AI性能:一场集体自嗨的泡沫
2018年厂商们张口闭口“AI算力”,仿佛手机里藏了个贾维斯,实际用下来呢?麒麟970的AI翻译要联网才能用,骁龙845的AI美颜把我拍成蛇精脸,A11的Animoji玩三次就腻了,最搞笑是某厂商发布会说“AI智能省电”,结果半夜自动清后台,第二天闹钟都没响… 现在看那年的AI就像刚学会魔术的小孩,急着显摆却总穿帮。
翻出2018年的安兔兔天梯图,骁龙845、A11、麒麟970、Exynos 9810这几个名字挤在金字塔尖互相撕咬,如今这些芯片早成了电子垃圾,但那股野蛮生长的劲儿却真实改变了很多事——华为硬是靠NPU噱头撕开高端市场,高通被“火龙”骂到疯狂改进散热,苹果则用变态能效比告诉所有人:性能不只是跑分数字,更是手心的温度与口袋里的电池焦虑。
抽屉里那台骁龙845的小米8,现在开个微信都要喘十秒,但偶尔按下电源键,锁屏壁纸上“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的字样,倒意外成了这场芯片大战最荒诞的注脚——我们曾那么狂热地追逐性能,而真正留下的,却是这些烫过掌心的记忆碎片。
本文由度秀梅于2025-09-29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1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