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相机捕捉天梯图,记录壮丽景色

那些台阶教我的事

凌晨三点,华山北峰那条窄得吓人的石阶在我头灯的光圈里向上延伸,像一条悬在虚空中的细线。📸相机包死沉,每一次弯腰调整三脚架,背包带都勒得我肩胛骨生疼,我忍不住骂自己:这破机器真碍事,不如扔了轻快,可当第一缕晨光撕开云层,泼在对面山崖上时,我的手比脑子快,已经咔咔按了十几张——指尖冻得发麻,心里却像被那金光烫了一下,热烘烘的。

后来翻看照片,那天的云海、金顶、还有我狼狈挂在铁链上喘气的侧影,都清晰得过分,唯独忘了拍脚下那条差点让我滑下去的湿滑台阶——那才是真正托住我、让我看见日出的东西,相机这东西,有时真像个傲慢的贼,只偷走最耀眼的碎片,却把真正托住你的基石留在阴影里。

去年在张家界天门山,我又被那999级“天梯”折磨得够呛,牛仔裤磨得大腿生疼,汗把T恤黏在背上,像背了块湿抹布,爬到三分之二,实在喘不上气,瘫坐在台阶上灌水,一抬头,石阶缝隙里,竟嵌着一小丛明黄色的野花,在风里抖得可怜又倔强,我下意识摸相机,却发现镜头盖不知何时蹭开了,镜片蒙了层薄灰,胡乱用衣角擦了擦,拍下那簇花——背景是游人模糊的裤腿和灰扑扑的石阶,这张构图糟糕、甚至有点失焦的照片,后来却成了我最常翻看的,它提醒我,壮丽常生于狼狈的夹缝里,相机得学会弯腰,才能看见低处的光。🌼

最让我心头一颤的,是在黄山始信峰顶遇到的一位老爷爷,他用的是一台老掉牙的胶片机,慢悠悠地拧着过片扳手,我问他拍什么,他笑着指指脚下盘绕的石阶,又指指远处翻腾的云海:“拍路,也拍路尽头的东西。”他给我看取景框——粗粝的石阶占了大半画面,顶端才吝啬地露出一线山影,他说:“年轻人啊,光拍顶上的‘好’,忘了爬过的坎儿,这景儿就薄了,像张纸片儿。” 他的话像颗小石子,噗通一声掉进我心里那片名为“摄影意义”的浅水洼,漾开一圈圈涟漪。

后来我懂了,所谓“天梯图”,哪里只是山顶那几分钟的辉煌?它更是你磨破的鞋底、酸胀的小腿、悬在陡阶上那一刻的心跳如鼓,是汗滴砸在石阶上的微小印记,是抬头时撞进眼里的、石缝里挣扎出的一朵野花,相机不该只当个摘取“壮丽”果实的工具,它更该是根拐杖,支撑你爬上去,也诚实地刻下你攀爬时的踉跄与喘息。⛰️

下一次再爬天梯,我或许还是会为云海日出激动得手抖,但一定会记得,多拍一拍脚下托举我的石阶,拍一拍石缝里那朵无人问津却开得理直气壮的小花——它们才是天梯真正的骨血,是壮丽背后,那沉默而坚实的叙事者。

相机捕捉天梯图,记录壮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