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南都电源深耕绿色能源,以科技创新引领可持续未来新篇章

一个"电池佬"的绿色执念

老张蹲在车间角落里,手指沾满了电解液,正对着那组刚下线的储能电池发呆,这个在电池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年的"老南都",总喜欢用最土的办法检验产品——把耳朵贴在电池外壳上听电流声。"你听,现在这动静比三年前安静多了,"他咧嘴一笑,露出被咖啡渍染黄的牙齿,"就像我闺女弹钢琴,错音越来越少。"

南都电源深耕绿色能源,以科技创新引领可持续未来新篇章

这种近乎偏执的工匠精神,或许正是南都电源能在新能源混战中活下来的秘密,当同行们忙着在PPT里画大饼时,他们的工程师正在云南海拔3000米的荒坡上调试储能系统,冻得手指发紫;当资本追逐"钠离子电池"这类热词时,实验室里却在反复测试一种毫不起眼的铅炭配方——后来这个"土掉渣"的技术拿下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南都电源深耕绿色能源,以科技创新引领可持续未来新篇章

记得去年参观他们长兴基地时,我被一个细节击中,原料仓库里,每块铅板都贴着二维码,扫出来能看到从矿山到车间的完整碳足迹,市场部小姑娘说这是"董事长半夜三点发的疯主意",但就是这个看似多余的举措,让南都拿下了欧洲某能源巨头的亿元订单。"老外就吃这套,"她耸耸肩,"虽然扫码系统害我们加了半年班。"

南都电源深耕绿色能源,以科技创新引领可持续未来新篇章

在锂电当道的年代坚持铅蓄电池,就像在智能机时代卖按键手机,但南都的倔强意外打开了新天地,他们的智慧储能系统正在青海戈壁滩上吞纳着光伏电站的多余能量,在澳洲矿场里替代柴油发电机,甚至给南极科考站供电,有次技术研讨会上,某个竞品高管嘲讽这是"给马车装涡轮增压",直到南都亮出数据:用他们的方案,某数据中心每年省下的电费够买两辆特斯拉。

最让我触动的是研发中心的"失败墙",那里挂着上百个报废样品,每个都手写着死因:"循环寿命止步于2003次""-40℃容量跳水""成本超预算7毛2",总工老王说这是他们的"耻辱柱",但说话时眼里闪着光,后来我才知道,墙上有款2018年的失败品,其改良版现在正支撑着印尼群岛的微电网。

或许绿色能源的未来本就不该是光鲜亮丽的,它需要有人愿意蹲在车间听电流声,愿意为0.1%的效率提升死磕200次实验,愿意在资本寒冬里继续往研发砸钱,经过那个飘着电解液气味的下午,我突然懂了老张的话:"好电池得像老火汤,急火快炒出不来那个味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