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遥远行星建造师好像是那种偏沙盒又带点策略的

(来源:游戏开发者访谈及早期试玩报告综合描述)

遥远行星建造师这游戏,说白了就是让你当个外星包工头,只不过工地换成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星球,玩家得从零开始,把一片荒凉得连草都不长的外星地表,慢慢捣鼓成能住人的地方,沙盒感特别强,因为基本没硬性任务,你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比如先盖个玻璃穹顶的农场,还是直接挖地下城躲辐射风暴,全看心情,但别以为就是随便堆方块,里头策略成分能把你头发薅秃。

比如资源采集,某些星球表面看着是红彤彤的沙漠,底下可能埋着超导矿脉,但挖的时候得小心,动静太大可能惊动地下那些肉乎乎的变异生物,它们啃起金属来比酸液还快,再比如环境适应,有的星球白天热得能烤肉,晚上冷得能冻住二氧化碳,你得在建筑里装温控管,还得考虑能源从哪来——太阳能板?地热井?还是直接偷外星人的反物质发电机?

最逗的是生态模拟,你盖的房子周围会慢慢长出本地植物,但有些植物会释放毒素,逼着你建空气过滤塔,要是偷懒不管,住进去的NPC会集体咳嗽,最后举着牌子抗议“我们要绿色呼吸”,策略性还体现在发展路径上,是优先造工业区狂挖矿,还是先搞科研解锁生态改造技术?选错了可能导致后期资源断档,比如某次测试里有玩家光顾着盖别墅区,结果燃料不够,整个基地断电,最后被迫拆了自己的游泳池发电。

这游戏最邪门的地方,是它把“自由”和“限制”揉得特别自然,你明明可以随便建,但每个选择都会带来连锁反应——比如为了防陨石建了能量护盾,结果护盾耗电太大,逼得你去抢外星人的能源核心,然后引发星际通缉,这种“作死-救火”的循环,比单纯堆方块有意思多了。

(来源:玩家社区早期评测节选)

有玩家说,这游戏像《我的世界》加了《文明》的科技树,再加上点《辐射》的荒诞感,比如你造桥的时候,可能突然发现桥墩压到了古代外星人的通信阵列,触发隐藏任务;或者种树的时候,树根扎穿了地下水脉,导致整个基地被淹成威尼斯水城,这些意外事件逼着你不断调整策略,沙盒的随机性和策略的规划性就这么拧巴着共存了。

遥远行星建造师就是让你在太空版《模拟城市》里,边当建筑师边当救火队员,边探索边翻车,翻车翻多了自然就摸出门道了。

遥远行星建造师好像是那种偏沙盒又带点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