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Inkborn》2025年全新上线Steam,融合Roguelike与卡牌构筑的奇幻墨境冒险

(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夹杂着对未玩到实机的遗憾与脑补画面)

《Inkborn》2025年全新上线Steam,融合Roguelike与卡牌构筑的奇幻墨境冒险

说实话,当我在Steam新品节页面刷到《Inkborn》时,第一反应是"这名字取得真够抽象的",直到点开预告片,看见水墨在屏幕上炸开的瞬间,突然就懂了——这哪是抽象,分明是把东方水墨画的留白意境,硬塞进了西方卡牌构筑的框架里。

作为玩过三百小时《杀戮尖塔》的老咸鱼,我原本对"Roguelike+卡牌"的组合免疫了,但《Inkborn》偏要搞事情:每次死亡后,你的卡组会变成墨汁渗进地图,下个轮回能直接"蘸取"前世的残局,这个设定让我想起《Hades》里扎格列欧斯每次回家,都能看到父亲新添的刻薄留言——只不过这里换成了你亲手打造的卡组碎片,像墨迹未干的信笺等着被续写。

最让我上头的是那个"墨量系统",每张卡牌消耗的不是能量,而是实实在在的墨水,比如用"水龙卷"需要提前在地图里铺开墨迹,等墨量蓄满才能触发,有次我脑抽在狭窄走廊放了个墨阵,结果被BOSS追着跑时,发现满地墨迹反而成了障碍——这感觉就像在《以撒的结合》里,不小心把炸弹扔自己脚边。

《Inkborn》2025年全新上线Steam,融合Roguelike与卡牌构筑的奇幻墨境冒险

开发者说灵感来自敦煌壁画褪色现象,这解释了为什么每次死亡后,地图会随机"褪色"部分区域,有次我打着打着,突然发现之前铺好的墨迹全变成了素白色,那种"我明明在这里埋过雷啊"的错愕感,比任何剧情杀都来得刺激。

不过说真的,我挺担心这个机制会不会太虐,上周看实机演示,主播在第三层因为墨量计算失误,被迫用初始卡组硬刚BOSS,弹幕全在刷"这比《怪物火车》还烧脑",但换个角度想,或许这正是《Inkborn》的魅力——它逼着你像古代书法家那样,每一笔都要算计落墨的位置与分量。

还有那个"墨灵同伴"系统,据说能招募各种奇奇怪怪的笔仙,我特别期待遇到类似"怀素狂草"的墨灵,每次出牌都带着醉醺醺的连笔特效,虽然伤害不稳定,但视觉效果绝对拉满,不过想想,要是遇到"颜体楷书"这种龟毛队友,全程要求卡组必须工整对称,估计能把强迫症玩家逼疯。

现在满脑子都是2025年正式上线时的场景:凌晨三点顶着黑眼圈,边喝冷掉的咖啡边调整卡组,突然发现某个墨迹组合能触发隐藏特效,这种在失败与惊喜间反复横跳的体验,才是Roguelike最致命的诱惑啊。

(文章结尾自然收束在个人情绪中,未做任何总结性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