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雾都到底是哪个城市来着,那些迷蒙雾景好像在哪见过

雾都”到底指哪个城市,其实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因为全球有好几个地方都因频繁的雾气被贴上过“雾都”标签,但最广为人知的两个,一个是英国伦敦,另一个是中国重庆。

先说伦敦,从19世纪开始,“雾都”就成了伦敦的代名词,那时候的伦敦雾,可不是现在偶尔出现的轻雾,而是能“摸得着”的浓雾——颜色灰黄,气味刺鼻,能见度低到连对街的商店招牌都看不清,这种雾的形成,和伦敦的地理位置、工业革命的进程密切相关,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靠近大西洋,本身就湿润多雨;而19世纪工业革命后,大量燃煤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加上潮湿的空气,让雾气越积越厚,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伦敦雾”,老舍在《骆驼祥子》里写过北平的黄雾,但伦敦的雾更“实在”——有资料记载,1952年12月的那场“大烟雾”事件,连续5天雾气笼罩,导致4000多人死亡,这才推动了英国《清洁空气法案》的出台,后来燃煤被限制,雾天也逐渐减少,现在去伦敦,虽然偶尔还能遇到雾,但已经不是当年那种“毒雾”了,更多是自然形成的轻雾,带着点湿润的凉意。

雾都到底是哪个城市来着,那些迷蒙雾景好像在哪见过

再讲重庆,中国民间常说“重庆是雾都”,这和它的地形、气候分不开,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长江、嘉陵江交汇),周围的高山挡住了冷空气,让水汽不容易扩散;加上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冬季阴冷,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特别容易形成雾,重庆的雾有两种:一种是“平流雾”,多出现在春夏,暖湿空气流经较冷的江面或地面,水汽凝结成雾,像给城市披了层白纱;另一种是“辐射雾”,秋冬季节更常见,夜间地面辐射冷却,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清晨起来,山城就被雾气“泡”着,远处的楼、桥、山都只剩个模糊的轮廓,等太阳出来才慢慢散去,重庆人早习惯了这种雾,甚至觉得雾里的山城更有味道——比如过江索道穿过薄雾,洪崖洞的灯火在雾中若隐若现,连空气里都带着点潮湿的烟火气。

雾都到底是哪个城市来着,那些迷蒙雾景好像在哪见过

至于“迷蒙雾景好像在哪见过”,可能和影视、照片里的经典画面有关,伦敦的雾常出现在老电影里,雾都孤儿》的街头,狄更斯笔下“灰黄色的雾像棉絮一样堵在喉咙里”的场景;重庆的雾则更多出现在现代影视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陈末站在雾中的电台楼顶喊话,或者《疯狂的石头》里,道哥在雾蒙蒙的巷子里追赶,这些画面都让“雾都”的形象更鲜活。

其实除了伦敦和重庆,旧金山、东京、曼谷等城市也有雾,但要么是季节性的(比如旧金山的夏季雾),要么是局部的(比如曼谷的雨季雾),不像伦敦和重庆那样,雾几乎成了城市的“标志”,所以下次再看到迷蒙的雾景,不妨想想——是伦敦工业时代的余韵,还是重庆山水的温柔包裹?

(注:伦敦雾相关数据参考《伦敦雾:一部文化史》,重庆气候特征参考《重庆地理志》及当地气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