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欧盟新规落地,停止扼杀游戏”运动迎来重大突破:开发者核查通过即可提交游戏
- 游戏攻略
- 2025-09-21 08:46:13
- 1
最近欧盟那套新规终于落地了,我朋友圈里的游戏开发者们都在刷屏庆祝,说实话,我之前对这类政策变动一直挺麻木的——毕竟每次都说要"简化流程",结果该卡的还是卡,但这次好像真有点不一样?
记得去年参加独立游戏展时,碰到个做像素风RPG的哥们,他蹲在展位角落抽闷烟,说自己的游戏卡在欧盟分级系统里整整八个月。"就因为主角能砍断一棵会说话的树",他苦笑着比划,"审核员非要我证明这棵树没有隐喻任何欧盟成员国政治。"这事儿当时在开发者圈里传疯了,最后他们不得不把树改成哑巴,才勉强过审。
现在新规说只要通过开发者身份核查就能直接提交,听起来像天方夜谭,我查了查细则,发现关键在"动态信用评分系统"——有点像Steam的偏好推荐,但反过来用,独立工作室如果之前没违规记录,就能自动获得绿色通道,而像EA、育碧这种大厂反而要被更严格审查,这操作简直像欧盟在玩行为艺术。
最让我意外的是"停止扼杀游戏"运动居然真的推动了政策,去年他们组织开发者在布鲁塞尔广场玩真人版《掘地求升》,用巨型手柄操控真人爬罐子,抗议审批流程像罐子里的人永远爬不出去,当时主流媒体都当笑话报道,结果现在政策里明确写着"禁止要求开发者删除非暴力非色情但'可能引发联想'的内容"。
不过说实话,我总觉得这政策像半成品,比如信用评分系统怎么界定"违规记录"?要是之前因为误判被扣分怎么办?上周看到个案例,某工作室因为五年前游戏里有个穿比基尼的NPC,现在被自动归入"高风险开发者",直接卡在提交界面,他们创始人发推特说:"我们团队现在全是秃头大叔,但系统还记得我们20岁时的错误。"
可能最有趣的变化是审核员开始玩开发者提交的游戏了,以前他们只读文档,现在必须通关至少30%内容,有朋友在育碧做本地化,说最近审核员反馈里写着:"第4章BOSS战难度曲线不合理,建议参考《艾尔登法环》调整。"这感觉就像交警开始和F1车手讨论过弯技巧。
新规落地后也冒出些奇怪现象,比如某个俄罗斯开发者团体连夜注册了二十家空壳公司,现在他们的暴力格斗游戏能同时走二十个绿色通道,还有人在推特教怎么"合法钻空子"——比如把血腥场景做成可下载内容,主程序里只留个指向服务器的空链接。
我始终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政策突然对独立开发者这么友好,有内部消息说是因为某个欧盟议员的女儿是游戏主播,她爸看她为过审改剧情改到崩溃,于是偷偷在委员会提了修正案,这说法虽然像地摊文学,但仔细想想——那些四五十岁的政策制定者,可能真的开始意识到,他们卡住的不是游戏,而是自己女儿的青春。
现在每次打开开发者论坛,都能看到各种魔幻现实,有人晒出和审核员的聊天截图,对方居然在问"能不能加个隐藏结局,让我女儿通关时不会哭",也有工作室开始在提交材料里夹带私货,比如在信用档案里写"曾开发过被43个国家下架的神作,但玩家自发在4chan维护了七年服务器"。
可能这就是数字时代的浪漫吧?规则在变,人在变,但那些藏在代码里的叛逆精神永远死不了,就像新规里那条"允许存在不影响核心玩法的轻微bug",不知道是故意留的口子,还是政策制定者终于承认——完美的东西,从来都不够有趣。
本文由郭璐于2025-09-21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glgl/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