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物华弥新里那本青铜仙鹤镈器图鉴,记下了些零碎传说,嗯

(翻动纸页的沙沙声) 喏,就是这本青铜仙鹤镈器图鉴啦,纸页泛着陈年茶渍般的黄,边角还粘着几片干枯的松针,不知道是哪任收藏者夹进去的,我上次翻到半夜三点,台灯把鹤颈上的云雷纹照得像活过来似的,在墙上投出扭曲的影子,吓得我差点把咖啡泼在"永乐大钟"那一章。

图鉴里夹着张泛黄的便签,字迹潦草得像被风刮过的芦苇:"乙卯年秋,于邺城旧市收得此器,夜闻鹤唳,声如裂帛。" 下面用朱笔补了句:"后三日,卖主暴毙,口含青铜片,形似鹤喙。" 看到这儿我后背发凉,但手还是不听使唤地继续翻,毕竟这种带点邪性的老物件传说最勾人。

记得有个传说说,铸造这尊镈器的匠人是个哑巴,却在青铜里藏了声带,每当月圆之夜,器身上的仙鹤就会脱离底座,在庭院里跳一种诡异的舞,翅膀扇动时会有细碎的青铜屑飘下来,落地就变成活生生的蜉蝣,第二天匠人总会多出几道新鲜的伤口,像是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抓的。

另一个片段提到,这镈器原本是给某个早夭的公主陪葬的,公主生前最爱看鹤,所以匠人在器腹刻了九十九只形态各异的鹤,结果下葬当晚,守陵人看见九十九道鹤影从墓道里飞出来,绕着陵墓盘旋了三圈,最后全钻进了镈器的饕餮纹里,从那以后,但凡靠近这器物的人,都会在梦里听见婴儿的啼哭混着鹤的哀鸣。

物华弥新里那本青铜仙鹤镈器图鉴,记下了些零碎传说,嗯

最离谱的是某页边缘的批注,用蝇头小楷写着:"尝以指骨叩之,声如清泉漱石,然次日指节生铜锈,三日不褪。" 我试了试,果然在镈器的边缘摸到块凹陷,形状像枚半埋在土里的松子,现在打字时还总觉得指腹发痒,像有细小的铜屑在皮肤下游走。

图鉴里还夹着张剪报,1947年的《申报》,某古董商离奇死亡的报道被红笔圈出:"死者面容安详,双手呈捧物状置于胸前,法医鉴定为窒息而死,然室内无任何可致窒息之物。" 剪报背面用铅笔写着:"器在人在,器亡人亡,切记。"

这些零碎的传说像散落的青铜碎片,拼不出完整的图景,却让人忍不住去想象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故事,比如铸造镈器的匠人是不是真的把声音铸进了青铜里?那些在月夜飞舞的鹤影,是不是公主未完成的执念?守陵人看到的九十九只鹤,是否有一只带着公主的魂魄飞向了远方?

物华弥新里那本青铜仙鹤镈器图鉴,记下了些零碎传说,嗯

有时候我会盯着图鉴上的仙鹤图案发呆,想象它们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刻突然活过来,展开翅膀,带着镈器里的秘密飞向未知的远方,或者,在某个寂静的夜晚,当我独自在书房里翻阅这本图鉴时,那些被记录下来的传说会以某种方式重新上演,让我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这些都只是我的胡思乱想,但正是这些不完整的、零碎的传说,让这本青铜仙鹤镈器图鉴变得如此迷人,它不仅仅是一本记录文物的书籍,更像是一个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邀请我去探索那些被遗忘的历史和传说。

每当我翻开这本图鉴,我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期待,我不知道下一次翻阅时会发现什么新的传说,或者有什么新的秘密被揭示出来,但我知道,只要我继续翻阅下去,我就能不断地接近那些被岁月掩埋的真相,哪怕只是一点点。

(突然合上书) 哎呀,都凌晨两点了,眼皮开始打架了,不过说真的,这书越看越精神,就像喝了三杯浓缩咖啡似的,明天得去古玩市场转转,说不定能碰上类似的老物件,前提是别碰上夹带松针的诅咒图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