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生态新篇章:我国首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立地深度揭秘
- 游戏攻略
- 2025-09-17 16:14:04
- 2
2025年生态新篇章:我国首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立地深度揭秘
最新消息(2025年9月17日)
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
2025年9月17日,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多部门开展“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我们在行动”主题科普活动,15组亲子家庭参与,通过科普讲座、实地参观红树林栈道及珍稀海洋动物救护中心,深入了解红树林生态价值,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并邀请广西大学专家讲解红树林自然笔记的记录方法,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问答式深度解析
Q1:我国首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哪里?何时建立?
A1: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 建立时间:1980年1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地理位置: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与文昌市交界处,地理坐标东经110°32′~110°37′,北纬19°51′~20°1′。
- 历史地位:
- 中国首个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
- 首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7个湿地之一(2002年);
- 2006年获评“国家示范保护区”。
Q2: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的生态价值如何?
A2:全球红树植物“基因库”与海岸守护者
- 生物多样性:
- 记录红树植物36种,占全国红树物种的97%,被誉为“中国红树植物基因库”;
- 栖息鸟类219种,包括黑脸琵鹭、栗鳽等珍稀物种;
- 鱼类、贝类及昆虫资源丰富,形成完整湿地生态系统。
- 生态功能:
- 抵御台风与风暴潮,保护海岸线安全;
- 固碳能力显著,每公顷红树林年固碳量达1.8吨,助力碳中和目标;
- 净化海水,改善港湾水质。
Q3:2025年保护区有哪些最新进展?
A3:生态修复与旅游升级双突破
- 旅游区晋升国家4A级
2025年3月27日,东寨港红树林旅游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新增生态栈道、科普馆等设施,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推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融合。
- 大规模生态修复
2018年至今,海南累计投入26.397亿元,完成红树林修复1225.94公顷,新增珊瑚礁修复27.8公顷,全省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全国最高。
- 濒危物种保护突破
三亚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成功救治百年红榄李,通过种苗扩繁技术实现滩涂回归种植2000余株,为全球红树林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Q4:其他重要红树林保护区有哪些?
A4:全国红树林保护网络形成
- 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 成立时间:1990年,1997年晋升国家级;
- 面积:2.07万公顷,我国最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 特色:全球候鸟迁徙重要驿站,支持“湛江红树林之城”建设。
- 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
- 成立时间:1990年(国家级),1997年与美国建立姐妹保护区;
- 成就:2023年入选《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开展红树林碳汇研究。
-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
- 成立时间:2003年(国家级);
- 特色: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关键节点。
Q5:未来红树林保护有哪些规划?
A5:科技赋能与全民参与并行
- 国家战略:
- 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5-2030)》,计划新增红树林面积5万公顷;
- 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推动全球合作。
- 地方行动:
- 广东打造“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海南探索“红树林+生态旅游”模式;
- 广西推广“社区共管”机制,鼓励渔民参与保护。
- 科技创新:
- 利用卫星遥感与AI监测红树林动态;
- 研发耐盐碱作物,减少农业对湿地占用。
从1980年海南东寨港的 pioneering 尝试,到2025年全国红树林保护网络的成型,中国以科技与生态智慧书写了红树林保护的新篇章,红树林不仅是海岸的“绿色长城”,更将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典范。
本文由坚永康于2025-09-17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glgl/1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