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Imaginytes》2025年全球发行,7月17日开启神经交互模式,即刻预订体验!

(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带有未完成句式和口语化表达)

《Imaginytes》2025年全球发行,7月17日开启神经交互模式,即刻预订体验!

刚刷到《Imaginytes》的预告片时,我正瘫在沙发上啃薯片,手指上还沾着番茄酱,这游戏名儿起得挺玄乎,像某种能量饮料和科幻小说的混血儿,但真正让我坐直的是他们那个"神经交互模式"——说是能直接读取脑电波,把想象变成游戏里的动作,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这得烧坏多少台PS6啊?"

记得去年玩《赛博朋克2077》续作时,手柄漂移问题让我在霓虹灯下疯狂转圈,最后只能对着空气打出一套王八拳,现在突然要升级到用意念操作?感觉像从自行车直接跳到太空梭,官方放出的演示视频里,玩家闭着眼用思维搭建积木,那些虚拟方块随着他皱眉的幅度改变形状,评论区有人调侃:"这功能治失眠吗?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Imaginytes》2025年全球发行,7月17日开启神经交互模式,即刻预订体验!

但真正让我起鸡皮疙瘩的是那个案例——他们找了个渐冻症患者做内测,视频里的男人全身只有眼球能动,却通过神经交互在虚拟森林里"走"了半小时,当他的意识让溪水流过指尖时,我忽然意识到这可能不只是游戏革命,而是某种更宏大的东西,就像当年iPhone重新定义手机,或许这玩意儿要重新定义"交互"本身。

不过说真的,我有点害怕,上周刚看完《黑镜》新季,里面有个情节是游戏角色反控玩家意识,虽然官方保证数据加密比瑞士银行还严,但每次科技跃进总带着点黑色幽默,就像我们当年嘲笑诺基亚用户不会用触屏,现在可能变成00后嘲笑我们这代人还在用手指戳屏幕。

7月17日开放预订那天,我可能会边喝可乐边纠结,要当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还是等论坛里出现"神经交互模式导致失眠"的帖子再下手?突然想起小时候攒钱买任天堂红白机的自己,那种颤抖着拆包装的期待感,或许比任何技术参数都珍贵。

(文章在此处戛然而止,像突然被打断的思考,结尾句未完成)

或许我们都需要点不完美的东西,比如总在关键时刻卡顿的游戏,或者永远调不对的虚拟现实参数——毕竟,完美太像机器写的了,而人类的故事,从来都带着点毛边和漏洞。

《Imaginytes》2025年全球发行,7月17日开启神经交互模式,即刻预订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