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FLAC无损音频:开启纯净音质的高品质音乐聆听之旅

(引用来源:索尼中国官网对高分辨率音频的介绍,数字音频基本原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用最好的耳机,听你最熟悉的一首歌,却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声音有点“扁”,细节模糊,尤其是在音乐高潮部分各种乐器一起响起时,声音会变得有点混乱和刺耳,这很可能是因为你听的是有损压缩的音频格式,比如常见的MP3。

要理解为什么FLAC能带来更纯净的音质,我们得先简单了解一下数字音乐是怎么来的,声音是连续的波形,但电脑需要把它变成一段段离散的数字信号来记录,这个过程就像用无数个点来描绘一条平滑的曲线,点越密集,描绘出的曲线就越接近原始模样。(引用来源:科普中国对数字采样的解释)这个“点的密度”就是采样率,而每个“点”的精确度就是位深度,CD品质的音乐标准是44.1kHz的采样率和16bit的位深度,这意味着每秒采集44100个样本,每个样本的精度是16位二进制数,这已经能记录非常丰富的信息了。

但问题出在存储和传输上,一首CD品质的歌曲,如果直接存储这些原始数据(这种格式叫WAV),文件会非常大,可能达到几十兆字节,在早期互联网网速很慢、存储设备很贵的年代,为了便于传播,人们发明了MP3这类有损压缩格式,它很聪明,但也很“残忍”:它会分析音频数据,然后永久性地剔除掉一些人耳理论上不太容易察觉的声音细节,比如在响亮声音同时出现的微弱声音,从而极大地缩小文件体积,这就好比一张高清照片被压缩成低质量的JPEG,色彩过渡不再平滑,细节也丢失了。(引用来源:斯坦福大学音乐与声学计算机研究中心相关论文观点)

FLAC无损音频:开启纯净音质的高品质音乐聆听之旅

而FLAC(英文全称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意为免费无损音频编解码器)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它的核心魅力在于“无损”二字,FLAC的压缩方式,就像我们日常用的ZIP或RAR压缩文件包一样,它只去除冗余数据,但不会丢弃任何实际的音频信息,当你播放FLAC文件时,它会被完全还原成压缩前的数据,音质和原始的CD抓轨文件(如WAV)一模一样,但文件体积却小了很多,通常能节省30%到50%的空间。(引用来源:FLAC官方项目网站的功能说明)

听FLAC和听MP3,到底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区别呢?这种区别可能不会在普通的手机外放或者廉价耳机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但一旦你使用一副还不错的耳机或者一套像样的音响系统,差异就会豁然开朗。

FLAC无损音频:开启纯净音质的高品质音乐聆听之旅

你会感受到更宽广的动态范围。(引用来源:音响评测网站Audioholics对动态范围的定义)动态范围指的是最安静和最响亮声音之间的差距,MP3为了压缩,往往会缩小这个范围,而FLAC完整保留了这一切,这意味着,音乐中那些细微的呼吸声、吉他弦轻微的震动、交响乐中定音鼓轻柔的滚奏,都能清晰地表现出来,而突如其来的强音则会更有冲击力和震撼感,音乐的情绪起伏因此变得更为生动和真实。

是细节的丰富度和乐器的质感,FLAC保留了全部的高频和低频信息,你会听到钹片敲击后在空中消散的细微余韵,而不是一个干瘪的“嚓”声;贝斯拨弦的力度和琴弦的韧性仿佛触手可及;人声的齿音、气音更加自然,歌者仿佛就站在你面前演唱,你能感受到他/她情感的细微变化,整个声场也会显得更加开阔和立体,乐器与乐器之间、歌手与伴奏之间的分离度更高,你不会觉得所有声音都挤在一起,而是能清晰地分辨出每件乐器的位置,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引用来源:音乐流媒体服务Tidal对HiFi音质的描述)获取FLAC音乐已经比以前方便太多了,除了自己从CD上抓取,很多音乐平台都提供了无损音质选项,比如苹果音乐的Apple Lossless(ALAC,原理和FLAC类似)、Tidal的HiFi套餐等,国内的一些音乐App也在逐步推出无损音质服务,要享受FLAC的全部优势,你需要确保你的播放设备(手机、电脑、数字音频播放器)支持解码FLAC格式,并使用一副足够好的耳机或音箱,如果你的手机存储空间紧张,可以考虑购买大容量的存储卡,或者订阅流媒体无损服务。

FLAC无损音频就像是为你的音乐揭开了 一层薄纱,它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刻感知的飞跃,但一旦你习惯了那种纯净、饱满、充满细节的声音,你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这不仅仅是在听“响”的音乐,更是在体验音乐创作者希望传递的每一个微妙情感和全部艺术意图,是一场真正的高品质音乐聆听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