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笔记本处理器天梯图发布:2021年度性能与效能全面横向评测
- 问答
- 2025-11-14 14:30:02
- 2
这份天梯图的核心目的是为消费者在2021年选购笔记本电脑时提供一个清晰、直观的性能参考,它主要依据当时主流科技媒体如“极客湾”、“笔吧评测室”、“中关村在线”以及“Notebookcheck”等的大量实测数据综合绘制而成,评测主要围绕两个核心维度展开:一是绝对性能,即处理器在极限负载下能跑多快;二是能效比,即处理器在提供足够性能的同时,其功耗和发热控制得如何,这直接关系到笔记本的续航和散热表现。

2021年的笔记本处理器市场,可以说是英特尔和AMD两家公司激烈交锋的一年,英特尔推出了代号为Tiger Lake-H45的第11代酷睿高性能移动处理器,试图收复在移动市场失去的领地,而AMD则凭借代号为Cezanne的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延续了其强势表现,这份天梯图也主要围绕这两大阵营的产品进行对比。

在性能排行榜的顶端,是面向发烧友游戏本和工作站的旗舰型号,根据“极客湾”的评测数据,AMD的锐龙9 5980HX和英特尔的酷睿i9-11980HK是当时的王者,这两款处理器在多核性能上表现非常接近,都能提供极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足以应对最苛刻的游戏、视频剪辑和3D渲染任务,在一些特别依赖单核性能的应用和游戏中,“笔吧评测室”的测试显示,i9-11980HK凭借其较高的频率和优化,可能会有微弱的领先优势,但总体而言,它们都属于第一梯队,选择哪一款更多取决于笔记本的整体散热设计、价格以及个人对品牌的偏好。

往下是主流高性能层级,这也是大多数游戏本和创意设计本采用的型号,AMD这边的锐龙7 5800H和锐龙9 5900HX是绝对的主力,根据“中关村在线”的横向评测,它们提供了卓越的多核性能和能效比,尤其是在长时间高负载工作中,功耗和温度控制得更好,英特尔方面,酷睿i7-11800H是强有力的竞争者,综合“Notebookcheck”的评测,i7-11800H在游戏性能上往往表现更亮眼,尤其是在搭配PCIe 4.0固态硬盘时,加载速度有优势,但其功耗和发热相对AMD同级别产品可能会稍高一些。
在注重轻薄与续航的轻薄本和全能本领域,处理器的能效比就显得至关重要,这里主要涉及的是低功耗版本的处理器,如英特尔的U系列(如i5-1135G7, i7-1165G7)和AMD的U系列(如锐龙5 5600U, 锐龙7 5800U),根据多家媒体的评测,AMD的锐龙5000U系列凭借其Zen 3架构的优势,在多核性能和能效比上普遍领先于英特尔的第11代酷睿U系列,这意味着,在相同的电池容量下,搭载锐龙处理器的轻薄本往往能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英特尔在核显性能上进行了重点提升,其Iris Xe核显的表现非常出色,在“笔吧评测室”的测试中,甚至超过了AMD当时的Vega核显,对于不玩大型游戏、但偶尔有轻度图形处理需求的用户来说,英特尔平台集显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21年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那就是苹果自研的M1系列芯片,虽然它运行的是macOS系统,与Windows笔记本不直接构成竞争,但因其革命性的能效表现,任何综合性的处理器评测都无法忽略它,根据“极客湾”等媒体的跨平台对比,苹果M1芯片(以及年底推出的M1 Pro/Max)在能效比上遥遥领先于同期所有的x86处理器,在提供强大性能的同时,其功耗极低,使得MacBook能够实现无风扇设计且续航惊人,这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也让“能效”这个词成为了后续处理器发展的关键词。
2021年的笔记本处理器天梯图清晰地反映了市场的格局:在绝对性能巅峰,英特尔和AMD互有胜负;在主流高性能市场,AMD在多核和能效上占优,英特尔在游戏和单核性能上发力;在轻薄本市场,AMD的能效优势明显,但英特尔的核显更强,而苹果M1则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高能效赛道,这份天梯图最终告诉消费者,没有完美的处理器,只有最适合自己需求的处理器,如果你追求极致的游戏帧数,可能偏向英特尔;如果需要长时间进行多任务处理且看重续航,AMD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如果你的工作流完全在苹果生态内,M1芯片则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体验。
本文由邝冷亦于2025-11-14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62220.html
